今天是俺们村儿的万圣节,晚上外出吃饭回来的路上,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南瓜灯,平日里安静的住宅小区今天变得十分热闹,孩子们都打扮成各种可爱的样子,背着大口袋,挨家挨户上门要糖果,看起来很喜感。回到家上网看到介绍万圣节的文章,编辑了一下发在这里,让大家也了解一下西方的这个奇怪的节日。 V Cf|`V~ G ?>)yKa# U
/| f[us-w uo 4xnzc
?waebuj> =, TS MV `e*61k5 今天晚上就是西方国家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了。万圣节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他们喊着“不给糖就捣蛋”的口号。那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什么,西方国家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0op)Kn P CsK() 万圣节的由来 CgoXZX
N(7u],(Om 公元前500年,10月31日被认为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的人们相信,故人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活着的人则惧怕鬼魂,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鬼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这些鬼魂吓走。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西方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8bbVbP 大约在公元9世纪,基督教会考虑到许多圣徒还没有自己的节日,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由于它与鬼节相差仅一天,后来人们就把他们合二为一。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qL>v&Rd< 'fl(N2t 节日习俗:南瓜灯和太妃苹果糖必不可少 -$ali[
qvN"1=nJ 西方人在过万圣节时总是会在家里或院子里摆上南瓜灯。但爱尔兰人最早制作的并不是南瓜灯,而是在挖空的萝卜里放一根小蜡烛做成萝卜灯。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新宠。
~y@& } {r{>?)O
OequU'j
)]}$ 此外,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太妃糖苹果成为应景食品。制法是把苹果插上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放在太妃糖浆中转动,有时会再粘上果仁。
>Qk97we'9 '8={ sMy
=SL^>HS.fo
?1$\pq^ 除此之外,南瓜派也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干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9F)W19i. uH]
m]t
}6@%((9E2 hG~ Uz 加拿大万圣节 e#m1X6$.e
`OLB';D 万圣节在加拿大也称“鬼节”。当天晚上,加拿大民众化装成很可怕的样子,希望以此吓走“鬼魂”。化装成“鬼”的人们,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纷纷提着兜挨家挨户去要糖,加拿大总督府和总理府更是门庭若市。
5C65v:Q`N K
/ZHJkJ7
q06@SD$
美国万圣节 CwB] )QV?
^@N`e1 万圣节传入美国是在1840年间。由于当时的爱尔兰饥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们把庆祝万圣节的习俗也带到了美国这片土地。
(l2<+R%1 美国每逢此日所有商店都出售鬼怪形食品、糖果、服装和面具等。由于南瓜灯是节日的标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买南瓜制作南瓜灯、进行南瓜灯比赛。
:1NYpsd.i 晚上小朋友都会参加讨糖吃的活动,他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如果主人不给糖,孩子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主人制造麻烦,或是将垃圾扔到主人家门口,或是踩烂他们门口的南瓜,这就是著名的“不给糖就捣蛋”。
DZ%8 |PmB X_!$Pk7ma
DzE E:&*=
英国万圣节 sOC|
B
bx]14}6 英国是万圣节的起源地,但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活动:每年10月中下旬,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中就能感受到“灵异”的气氛。万圣节期间,伦敦塔附近会还原很多过去施刑现场,人们在参观的同时仿佛能感受到鬼影重重。而伦敦最大的夜总会会在10月31日当晚举行万圣节舞会,通宵狂欢。
\aB&{`iG 约克郡是英国著名的鬼郡,每年万圣节当日,市中心一带的路段都会封锁,用作举办节日活动的场所。这个规模冠绝全英的万圣节庆典,每年有超过4万人参与,参加者以妖魔鬼怪的可怕造型示人,并一同上街吓人。此外,当日有不少活动供游客参与:猛鬼街头剧场、鬼怪时装表演、乐队演出等。
VHj*aBHB -rRz@Cr
(Otur v<`$bvv? _&=9 Ke ? 9qAe ]Qc: Zy3 ',%5mF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