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3KO }iKjef#J 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 万维钢 Q*<KX2O 2015-07-30 15:20:02来源:南方周末 t >"`rcg LujLC&S i
FZGfar? 德雷谢维奇曾在耶鲁大学教过十年书,现在是一名职业作家,他在书中披露了不少耶鲁大学的内幕。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o:LwxNO Zy7kPL;b "T=j\/Q 在美国名校读本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果你认为,相对于中国学生苦逼的应试教育,美国名校的素质质教育非常快乐,培养出的学生更优秀,那你就完全错了。 GwF8ze+cH $[A^8[// s]99'Q", 现在很多忧国忧民的老派人物已经对中国的大学,包括一流名校,有点不敢抱太大希望了。中国大学给人的印象是不但学术创新能力不行,就连社会责任感也不行,用钱理群的话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礼失求诸野,美国大学又如何呢?常青藤名校学生,是否都是德才兼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充满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的人中之龙凤?在美国名校读本科——而不是一般中国留学生读的、以搞科研发论文为目标的研究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H`jDaB9 ZX&e,X~V S~:uOm2t\ 像这样的问题光问哈佛女孩刘亦婷不行,最好再找个懂行的本地人问问,比如曾在耶鲁教过十年书的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他去年出了一本书,叫做《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这个称号并不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好听。 r2#G|/=@ w =F9> 8gNTW7W/ 显然这是一本批评美国名校教育的书,不过这本书并不只是图个吐槽的痛快,它讲述了一点名校的运行机制。此书没提中国,可是我想如果把中美两国名校教育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作为中国读者,如果你不怎么了解美国教育,读完这本书可能会惊异于中美大学的巨大差异;如果你已经有所了解美国教育,读完可能会惊异于中美大学有巨大的相似性。 goiI*"6M &UH0Tw4 'sIne> 也许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现代大学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O W.CU=XU X(/fE?%; E\D,=|Mul 好得像绵羊一样的学生 Zo2+{a (!fx5&F >g !Z|ju 为说话方便,我们虚构两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小明和耶鲁大学的Joe。能入选各自国家的顶级名校,两人显然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人们相信他们都是未来社会栋梁,甚至有可能成为各自国家的领导人。 H_f8/H BGi'UL, EpF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