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墨江南
绿意盎然
文正专场
UID:4537
http://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7-435X/2005/02/75888.html
闪亮的日子
江 航
《文学与人生》2005年第02期
我一直很怀念那些退隐江湖后神秘而低调的巨星。 于是,我在节目里常常播放他们的旧唱片。那些悦耳的声音,个个宛如昨日。似是春风拂面,桃花依旧,而人面却始终不知道去了何处。 我时常在想,真正的巨星或者就是懂得耀于舞台的最佳时间和最佳年代的人。懂得适时的出现,亦懂得适时地消失不见,远离那些迷人绚烂的光环。 在这里面,有些人退隐江湖后,在歌迷和影迷的千呼万唤中,还会复出,即便不会复出,也会在适当的场合里,惊鸿一瞥似地风华再现。 有的人,说隐退便意味着永远,收藏起自己的声音,收藏起自己的面孔。此后,便不再出现在舞台和银幕上,也不再出现于任何可能被歌迷们认出的场所。 在退隐江湖的这些巨星中,真正做到这一切的并不多。我能够回忆起来的,除了日本的山口百惠,另一位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台湾的刘文正。 7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对刘文正还有很深的印象。记得,年少时,我还弹着吉它,学唱他的《三月里的小雨》,还有那首《闪亮的日子》。 现在,当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这些画面时,才惊觉流光飞逝,这一晃,岁月居然已经是这般遥远了。而刘文正远离歌迷影迷的视线,也已多时,算起那些日子,对于一个人来说,亦有好长好长的路可以走了。 有时,我在猜想,或许是因为刘文正从艺以来,始终走的是那种亦歌亦影的文艺路线,所以他在日后退隐江湖的方式,也显得尤其“文艺”。 刘文正是那种真正将“距离产生美感”进行得最彻底的男人。最当红的时候,刘文正是影视歌三栖同步发展。俊美挺拔的外形,动人的歌喉,是刘文正当时最迷人的武器。 然而,24年前,刘文正的最后一张专辑《旷野中的人》出版发行后,他就退隐江湖。这时的他依然是风光依旧,俊逸不凡。但他偏偏激流勇退。 我想,一个懂得在最闪亮时间就消失不见的男人,显然是一个清醒的并且真正懂得掌控全局的男人。而且刘文正的这种激流勇退,最大特色就是并没有宣布自己隐退,只是用一种低调的方式让自己消失在幕前,给那些迷恋他的男女留下一个永远的悬念。 这个悬念一直持续到现在。 一开始转向幕后,刘文正不再出现于舞台和银幕上,但说起来,他还是身在江湖。他成立了唱片公司,一手捧红的,除了巫启贤,还有伊能静、方文琳、裘海正,这三位女子便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著名的组合——飞鹰三姝。 之后,刘文正才真正地退隐江湖。那些当年迷人的江湖歌影,就此停驻在歌迷的记忆中。 而在这之后的10多年,几乎就没有了刘文正的任何消息。 即便有,也是一些不确切的消息。期间一直有传闻说刘文正已经秃头,身材发福,不能见人。还传他已在美国结婚,有了一个女儿。但除了确定刘文正隐居在美国,无论各界传媒怎样揣测描述如今的刘文正,他始终不做任何的回应。 刘文正年轻时,身材挺拔,相貌俊朗,声音清亮。24年前,他在风采依旧的时候,选择隐退,足见他的惜美程度。尤其是这些年,他的神秘低调,更可以令人感受到他的这一点——刘文正甚至连他逐渐老去的脸都不愿意让歌迷看见。退隐江湖20多年,无论台湾的传媒怎样搜寻,神通再怎样广大,始终拍不到一张他的照片。 他希望自己曾经年轻俊美过的脸和曾经闪亮的风采,永远驻留在歌迷的心中。 关于刘文正的隐退,多年来,都没有断过猜测。 除了说刘文正是一个深具智慧的人,懂得在当红时收山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他演艺圈中最好的朋友谷名伦,在70年代末期的那次跳楼自杀中,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有人说,刘文正后来的隐退,和当年好友谷名伦的自杀有一定的关系。据说,当年在电影圈也正红的谷名伦自杀是因为受不了做为一个艺人的压力。 谷名伦的自杀,显然,让刘文正在长时间的哀伤痛苦以后,也给了他一面看淡世间名利的镜子——这些尘世奢华,名利富贵,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浮云一场。 我愿意相信这个坊间传闻。起码,这表明刘文正一直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有一天,我在节目里,制作了一期刘文正的专辑。再度听到《闪亮的日子》,忽然记起年少时的一些旧事。有些震撼,还有一些感伤。 有人曾说,当我们打开记忆的瓶子时,可以闻到不同时期的气味,也可以看到许多就要遗忘的风景。而当我们再关上记忆的瓶子时,就像忽然走出阴冷昏暗的戏院,迎面而来白花花的阳光,令人恍若隔世。 我震撼,是因为我也有过闪亮的日子。我感伤,也许是因为我惆怅地发现,很多平淡的日子,总是在消失不见以后,我们才看得见那份回忆中出现的闪亮。 而看见的时候,那些日子已被蒙上了一缕岁月的尘烟,像是隔了清晨或暮色中的薄雾望过去,少时的欢喜和哀愁,依稀而苍茫。
UID:22
UID:1978
UID:3303
UID:3790
UID:1625
UID:823
是啊,<旷野中的人>是1979年就有了啊,大概是作者笔误. x ' 3<F
感谢楼主一直给我们带来好文章
UID:1811
UID: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