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71阅读
  • 16回复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06
10月5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8^8>qSD1  
r}ZLf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1D  
>6OCKl  
报道指出,随后,物理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1:45公布,化学奖最早将于于当地时间10月7日上午11:45公布,和平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11:00公布,经济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13:00公布,文学奖的具体公布时间待定。 sTt9'P`  
>_-!zjO8u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0-06
有人说屠呦呦是第一个拿到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拿物理学奖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国籍是中华民国,49年之前签发的护照,也就是大陆和台湾合起来的那个中华民国。屠呦呦是第一个拿到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籍的人。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落玉
发帖
1606
威望
50
贡献值
52
好评度
5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10-06
真好,又一个中国人拿了诺贝尔奖,开心!
离线挥挥衣袖

发帖
18250
威望
70
贡献值
0
好评度
5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10-06
小数鼠,你好好的做学问,也给咱拿回一个诺贝尔奖。
离线ahappylife
发帖
295
威望
0
贡献值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10-06
这是第一位在中国本土科研环境下诞生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值得骄傲!而且还是一名女性,没有华丽的头衔,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经历,不是所谓的“院士”。
离线花想容

发帖
60830
威望
128
贡献值
104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10-06
这才是让国人心服口服的真正为人类做贡献的本土得主。 iDe0 5f1R  
s`#j8>`M  
“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在中国科技界默默无闻的"三无"教授”,这段话最励志,真正的科学贡献,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的。中医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了!西医一直不相信中医,觉得没有理论依据,不是科学!今天,诺贝尔奖向世界证明,我们的中医,不光是科学,而且站在了科学的巅峰!
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

离线wjwsh

发帖
12848
威望
14
贡献值
12
好评度
2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10-06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VZl0)YLK  
本文发表于 2011年09月21日 Icb;Yzt  
bpCe&*\6K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 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 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 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OsUWhkV  
~DS9{Y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 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 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 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TCbO`mg  
e=$xn3)McY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sz]g|d  
I!@` _Q9N  
  青 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 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 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 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d8o,.n`1  
ago t (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 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 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 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PhdL@Mr  
4& WzG nK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 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 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 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D*b|(Oi  
Y& %0 eI!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 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 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 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 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UYLI>XSd  
:jCaDhK  
?XrTZ{5'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 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 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 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 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TUCp mj  
,RH986,6V  
   O\{_)L  
y$W3\`2q  
来源:中国青年报 8hV:bz"  
ZPog)d@!  
(S{c*"}2  
离线ahappylife
发帖
295
威望
0
贡献值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10-06
看得出来,方舟子很看不起中医啊。 Qk?Jy<Ra  
以前看这人还行,打假斗士,现在怎么越看越觉得他有些偏激呢。
发帖
437
威望
3
贡献值
3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10-06
很高兴,也很自豪~这名字,绝了!大姨威武啊!!!
离线bamboo

发帖
20396
威望
0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10-07
tu you you 不是 tu ao ao
口中有德  目中有人  心中有爱  行中有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