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Q 肖邦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f小调协奏曲(Op21)和e小调协奏曲(Op11)。f小调写于1829年,由于出版时间晚,称f小调为第二钢琴协奏曲;e小调写于1830年,反而称为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的协奏曲不像贝多芬那样是独奏和乐队之间的竞赛,也不像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那样是钢琴与乐队的交响;而类似莫扎特带有室内乐性,当钢琴主导演奏时乐队在和声上起着衬托作用。
肖邦的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从技巧上也许不是太艰深,但从风格把握来讲却属于最令人头痛的那种,要表现出年青人那种略带青涩的心理,这点恐怕只有年轻的演奏家才能做到,但年轻的钢琴家常常溺于旋律的优美,使节奏变得冗长而没有整体感;有经验的大师整体把握很好,却怎么都少了这两部作品的精髓——对初绽爱情的热烈期盼与略含青涩的甜蜜朦胧感受。
"HXYNS> }=!,o
e小调第一协奏曲具有夜曲性质,肖邦称它为“富有浪漫气息的,是明月之夜的梦幻”。与f小调第二协奏曲不同的是,它显得更忧郁和幻美,像是月光下的凝思,有着眼泪的迷蒙,既是心中满怀爱意的衷曲转达,又是对恋人伤感的怀想与思念;期间充满了犹豫与深情、徘徊与倾诉的反复缠绕的心理表露。但乐曲在忧伤中不失明亮,细致、敏感的旋律如月色下的湖水涟漪,孤寂的诗情在回旋着,伴随记忆中温馨的光泽、激情的心声,犹如幽香蔓延,流淌着神秘的韵律和弥撒般圣洁的气息。乐曲并不沉吟于一己的心事,而是带着幻想,犹如乘风曼舞的是六翼天使,一连串透明的琶音像是天使薄翼轻轻颤动,这是想像中的光辉,是人间最为纯洁、美好的情感表达。每当静夜,独自聆听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第二乐章时,心就被这诗意的情感展现所震撼,它有如思恋中的人怀着爱怜之情在苍穹下怅望着天际升起的一颗又一颗的星星,附丽着优雅、沉思的音律和尊贵的情感倾诉。
)7:J[0ZiQ 在f 小调第二协奏曲中,肖邦倾注了对华沙音乐学院女学生康斯坦丁•格拉德科夫斯卡娅的全部恋情,他曾在一封信中这样描述她 :“那天(指肖邦1830年去法国前的华沙告别演奏会上)她身穿白色裙子,佩带着玫瑰,出现在音乐会中,无比优雅和美丽。”无疑,这部作品是肖邦音乐中感情最为真挚动人的篇章之一。
o`.R!wm:W 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两部作品更浪漫的音乐了。它们将激起你对最美好情感的共鸣,轻微颤栗的情绪共震。
6_4D9 W (欣赏f 小调第二协奏曲第二乐章)。
<`0h|m'U [MP=300,20,true]http://www.citychinese.com/bbs/UploadFile/2006-10/200610313145791102.mp3[/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