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听枫桥细说端详。 _3zJ.%
这首诗并非写于台湾,而是写于北京;时间不是50年代,而是20年代。——只要翻开胡适的《尝试集》,就会看到这首《希望》,写作时间是1921年10月4日。每当读到或者听到,就总是看到一个孤独的守望者的身影:他从山中带回“兰花”植于故土,“一日望三回”,盼它开花,最后却是“苞也无一个”。这很像胡适一生的写照。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满盆花”也仍然只是一个希望。胡适就这样孤独而执著地守望终生。 dfWtLY
当时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确生不逢时。它刚刚开始,就遇到了国际形势的大逆转。大战破坏了现代文明主流的自信,也使一些追随者产生了怀疑。它给迷恋旧文化的人带来了种种幻想,也给拒绝现代文明普世价值的人提供了新的理由。于是,一时之间,文化保守主义如同服用了还魂金丹,东方文明似乎重新获得了胜利,西化的道路仿佛真的错了。与此同时,随着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一心想以武力夺取全国政权的国民党在鲍罗廷等人影响下高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它与群众运动所固有的义和团情结相会合,借着大革命的影响迅速形成一股文化复古和排外的潮流。 ;"JgNad
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才有了《希望》,也就是后来被传遍华人乃至世界的《兰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