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墨江南
绿意盎然
文正专场
UID:1823
直到2004年才看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大抵属于非常迟钝的影迷了。DVD两年前就买了,可竟没字幕,影片中那难懂的唐山话让我不得不放弃观摩。直到后来买了个法二区的版本,质量不错,字幕不错,方得以把这个长期的缺憾弥补。姜文此人,之前对他的印象不是特好,他很有才气,可说他是中国第一影帝我就有点不太服气。姜文的电影作品实在不多,演戏又太过本色,再加上这个人呢,总是特横特拽的样子,老和中国传统美德拧着来,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太狂傲。很久以前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认定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是可以和特吕弗的《400击》相媲美的作品。但姜文的产量太低,到最后几乎让人觉得,那会不会是他生命中偶然的迸发。我心目中关于姜文的一切负面印象,在看完《鬼子来了》之后灰飞烟灭。很难想象,中国人可以把电影拍成这样,如此震撼,如此浓烈,在黑色幽默与戏谑怒骂中让你的心灵重创。现在我已经彻底沦陷为姜文他老人家的影迷,期待着这个中国影坛罕见才子的下一次爆发。《鬼子来了》首先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姜文用他饱含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简洁富冲击力的电影语言和生动各异的人物群像搭建了一座高楼。但这些还不是最让人佩服的,这座高楼的地基,我们称之为“电影的主题”或者“导演的立场”,才是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中国,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数量不少,但纵观一下这类题材,几乎形同八股——老百姓多为我八路军坚强后盾,与日本人勇敢周旋,不畏强敌,觉悟特高;八路军多视死如归,英勇善战,再安插几个狰狞蠢笨的日本人,几个丑角似的汉奸,一出戏就差不多了。姜文的《鬼子来了》,颠覆了同类电影的惯性思维。影片伊始,主人公马大山便被置于一个荒谬事件的中心——深夜,一个陌生人把2个装着人的麻袋(1个日本人,1个中国汉奸)交给马大山托管,说过几天便取走,并威胁马大山照看不好就要他性命。陌生人没有名字,自称是“我”,这个“我”究竟是谁,影片没有明确交代,使得这个人物就如《等待戈多》中的戈多那样荒诞不经。马大山直觉地感到这个“我”惹不起,于是,身为日占区普通百姓的他,不得不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看押1个日本兵和1个汉奸,而且既不能让日本人知道,也不能杀了这2个人,甚至为了不让他们寻死,还得尽力款待他们。然而那个“我”,却迟迟不来。在日军不停屠杀中国人的当儿,几个中国村民倒要为怎么处理一个日本兵而饱受良心折磨,这实在是一种讽刺。姜文试图让“中国老百姓”和“日本鬼子”这2个群体直接碰撞,产生出即荒诞又真实的戏剧效果。随着情节深入,马大山和村民们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适应,到最后甚至对鬼子产生了同情,认为中国人与鬼子似乎也没什么大区别。当马大山实在忍受不了担惊受怕想去杀了那2人,自己的女人都不允许。村民们渐渐觉得,鬼子也是人,也会懂得报恩,他们听信鬼子的允诺,把鬼子送回,巴望着能得几车粮食。粮食送来了,鬼子与村民把酒当歌,在虚伪的假象到达顶峰的时候,鬼子手起刀落。全村人的死,使得前面发生的一切——全村的大会、村民的保密、马大山的犹豫,都显得那么愚蠢荒唐。抗战胜利了,吴大维扮演的国军军官却宣布对马大山执行死刑,因为马大山杀了受到保护的日本战俘,而在此之前,日本人宣布投降后杀死全村人的恶行,根本无人追究。马大山最后死在了他曾亲手放生的日本兵刀下,中国人的迂腐和善良在刀口下显得如此孱弱无力。马大山在自己的头落地的一瞬含笑九泉!电影对中国人的讽刺是毫不留情的——比如村民们猜忌马大山藏人是否得了好处,比如马大山处斩时周围的笑声,再比如前后出现了三次的说书人……中国人的窝里斗、天真、迂腐、小聪明以及善于遗忘,这些民族性的弱点在影片中暴露无疑。电影里没有英雄,没有壮烈,只有沉重的悲哀。而这样一部电影竟然不允许在中国放映,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有评论家指出:姜文太过真实,太不善于迎合,他一方面反省西方视为圭臬的人道主义,一方面直刺主旋律烈火金钢的民族主义,结果黑道白道都不买账。但我想优秀的东西终究无法掩映光芒,虽然不知国人何时才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不过姜文,我真的佩服他。
UID:916
UID:1626
UID:1625
UID:22
UID:585
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恰逢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日的前夕,我感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不忘国耻,不忘历史,在文正的歌声中团结友爱,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