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菁菁 徐晓蓉 程守勤来源 /金陵晚报插画 /Juliana Bollini
gvWgw7z 以前,"宅"在家里是一种生活方式;后来,"宅文化"风靡一时;但最近,网络疯传"宅"成了精神病调查线索,让许多宅人都高呼"中枪了!" 可"宅"真的是精神病征兆吗?专业人士说,无故的"宅"背后如果藏着社会功能退化,那么真的有此可能;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躲个懒、宅一宅,是不可能随便"被精神病"的,宅男宅女们也别想太多。
d-Z2-89K +VW8{=$ "宅"是一种精神病?躺着"中枪" jG{?>^ ;DnUeE8 宅者,顾名思义,躲在家里不出门,交流靠微博,购物有快递,没事出门多累啊。
5;/q[oXI -A<@Pg 可以说,现代的网络催生了一代"宅人",有了手机、QQ、微博,有了各式各样的购物网和上门快递,这些宅人越来越不愿意专程出门;甚至就连工作都能在家解决,因有网络付款,什么都能"宅"着搞定。
YV|_y:- ~%h
)G#N 可近日上海卫生局将在辖区开展疑似精神病患调查,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等行为异常人员将成为疑似精神病患调查的线索。也就是说,"宅"也成为调查线索。
VvP: }yJ VUUnB<j 于是网络上众多宅人高呼自己"中枪","突然就被精神病了。"
PH8
88O ub>:dNBN 金陵晚报记者在相关报道中看到,其实在上海市这项普查工作中,"宅"只不过是调查线索中的一个部分,主要指的是"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
>/4[OPB0R GEVDXx>@ 除此以外,还有诸如"曾经住精神病院,目前在家;因精神异常而被关锁在家;有过自杀或者自残;经常胡言乱语,或者说一些别人听不懂、或者不符合实际的话,比如说自己能够和神仙或者看不见的人说话、自己本事特别大等;经常无故吵闹、砸东西、打人,却不是因为喝醉了酒;经常自言自语自笑,或者表情呆滞,或者古怪;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露体;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者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都被视为需要关注的表现。
BI,]pf;GWv o*7NyiJ@z 有种"宅"真的是病 j96}E/gF 4V,p\$; 到底宅是不是一种精神病症状?或者我们不如这么问,有没有一种"宅"可能是精神病?
#Ox@[Z1I r7_%t_O|IL 答案是肯定的。
ue7D'
UZL> :'<;]~f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专家谢世平教授说,有许多精神疾病,初期真的就是以"宅"为表现特征,可和一般的"宅"比起来,这种疾病引起的"宅"大不相同,所以宅男宅女们还真不用紧张自己"被精神病"。
x!s=Nola
K7JZUS`C! 一提到"精神病",许多人想到的就是"疯话连篇"、"手舞足蹈"、"妄想幻觉",可医生们却经常见到以"懒洋洋宅着不动"为初发表现的患者。
v07A3oj P~!,"rY "比如单纯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表现就是无缘无故的犯懒,而且懒得很厉害,不肯起床,不吃饭,不洗澡,不和人交流,表现得非常'宅',而且以青少年居多。"谢世平说。
af@a / ?d?.&nt 不过这种"宅人"和一般宅男宅女有本质区别。宅男宅女也就是偷个懒,能网购、网聊就不出门了,可他们的兴趣还在,也会积极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而疾病引起的"宅",背后隐藏的是动机丧失、兴趣缺失,对任何东西都没兴趣,甚至连生命的最基本要求都没了。
%$ o[,13=
J?Y,3cc. "通俗来说,你该出门就出门,躲在家也照样和人通过网络交流、购物、娱乐,那这种就只是生活方式'宅'了一点。可要是你见到一个人,无欲无求地'宅'着不动,对什么都没兴趣了,甚至连吃饭、洗澡都不愿意做了,这种懒得匪夷所思的'宅'法就肯定不对劲,得去医院就诊了。"
jGkDD8K [ zJ}abo6rVw 其实除了精神分裂症,有不少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初期表现都是一种异常的"宅",所以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时,将"宅"作为筛查线索之一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筛查标准和诊断标准是两码事,许多宅男宅女的担忧也压根就没必要,因"此宅"非"彼宅",在诊断精神病时根本不可能混为一谈。
N&
F.hi$_ EMr|#}]#s 过分"宅"会不会致病? S`
U, 3D@3jyo: 不过,医学心理专家倒是提醒宅男宅女们,"宅"生活本身没什么,可要是宅得过分,也是可能致病的:就算不一定导致精神疾病,也可能增加一些心理问题出现的风险。
/t]1_ n>eDN\5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专家袁勇贵教授说,现在的宅男宅女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外界沟通,足不出户也能完成工作、学习、社交和娱乐,这没什么。可网络交流和真正的外出与人交流还是两码事。
_>`9]6\& /]J\/Z> "就拿聊天来说吧,你可能觉得QQ、电话和面对面聊天没区别,可在我们看来,区别大着呢。"袁勇贵说。
zTMLE~w T&6>Eb0{ 当你面对面与人交流时,你除了要倾听对方的言语,你还会从对方的表情、动作上来获取信息,甚至就连周围的环境也是一个有效的信息源。可要是通过网络交流,你面对的可能就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这样的社交模式,损失的有效信息是大把大把的,所以靠现代媒体手段来交流,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面对面"。
4Lk<5Ho Dl0{pGK~ 同时,人类的社会功能本身也是"用进废退"的。"一个人总是不出门,出门面对人群就难免觉得紧张,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宅太久,与人面对面交流就可能出现障碍。如果当时人的适应能力强,也许很快能协调过来;可也有不少人会更加回避人群,一来二去,这就真的要'宅'出点问题来了。"
N\tFK*U^I .3_u5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