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997阅读
  • 29回复

“留金岁月 留金美人” 金马影后全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4-23

第1届金马影后:“玉女”尤敏

  英文名:You Min

  籍贯:广东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36年8月19日

  获奖记录:

  第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2)

  第七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60)

  演艺经历:

  无论如何从那一点上来说,尤敏都是金马奖历史上以至中国电影史上的骄傲,这不仅因为她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以及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更因为她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让华语电影给世界影坛一个惊喜,尤敏功不可没。以这样的成就,就算她不是影后也值得后辈爱戴和怀念。

  尤敏祖籍广东花县,原名毕玉仪,1936年8月19日生于香港并曾在澳门圣心中学读书。她出身戏曲之家,父亲是当时著名的粤剧名伶白玉堂。尤敏自幼岁父亲学艺,在9岁时就能够与父亲一起登台演出粤剧《黄飞虎传》,这为她日后在银幕上演戏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尤敏的表演才华很早就得到外界的赏识,16岁她就被邵氏影业公司看中,并约她在1952年主演了《玉女怀春》一片。但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因故并没有得以公演,因此很难对她在其中的表演给以评价。不过从此尤敏却与“玉女”结缘,不仅此后又曾主演过以玉女为名的影片,后来更被冠以玉女称号,成为香港华语片中独一无二的玉女偶像明星,在影坛留下一段“玉女”佳话。

  既然号称玉女,自然是外貌清新亮丽、清纯可人,也是正因为如此天生丽质,才促成尤敏的玉女明星之路。虽然第一部影片未能公映,但这并没有因此打击尤敏的演艺事业。紧接着不久,她又出演了《明天》一片,这部影片没有再次胎死腹中,成为尤敏所演出的第一部得以公映的电影。尤敏为邵氏效力的时间不算短,达七年之久,在这里她主演的影片有二十多部,她的第二个东家是侨光电影公司,但在这里,尤敏只是匆匆做了一次过客,1958年7月加入她便又另投名主加盟了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加入电懋后,尤敏的演艺事业得以突飞猛进,在这里她找得了自己理想的事业归宿。

  在电懋的几年中,尤敏一共主演了15部影片,其中颇多精品。1959年,在加盟电懋的第二年里,她接连推出了两部力作《玉女私情》和《家有喜事》。在《玉女私情》中,她与王引的合作十分出色,影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获得颇多好评,获得多项提名。最终,尤敏以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剧情长片最佳女主角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了一个剧情长片最佳剪辑奖。尤敏同年主演的《家有喜事》的导演是香港著名导演王晶的父亲王天林,编剧是汪榴照。编导出众的功力令尤敏又一次展露出惊人的表演才华,在第七届亚洲影展上,她再次成为最佳女主角得主,而王天林和汪榴照也分获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尤敏也因此成为继林黛之后在亚洲影展上连续两届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又一华人演员。

  1961年,尤敏主演了易文执导的《星星、月亮、太阳》一片,影片的故事围绕青年徐坚白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性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对人命运的无常和情感的不可捉摸发出无尽的感喟和无奈之情。尤敏在片中饰演的阿兰是徐坚白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却因门第之别而被“拆鸳鸯两下里”。多年之后偶遇又再燃旧情,但命运的捉弄却又再次令二人分开。尤敏以其出色的表演不仅征服了片中的男主角,更令观众感动极深。在1961年的第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该片不仅赢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大奖,尤敏更以她出色的银幕表演成为金马奖影后第一人。

  在1959和1960年连续两次成为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已是尤敏得到亚洲影人认可的表现,在此之后她的出色表现不仅为她也为华语电影赢得更多的认可。在进军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中,尤敏是第一位取得成功者。她1961年主演的《香港之夜》在日本公映时,创下了当时华语片在日本的最佳票房记录,她也因此成为无数万千日本影迷喜爱的女明星。之后,她又曾在电懋与日本东宝电影公司合拍的《香港之星》(1963)、《三绅士艳遇》(1963)及《香港.东京.夏威夷》(1963)等多部电影中展露风姿,一举成为走红国际影坛的当红明星。

  然而在事业的颠峰时期,尤敏选择了激流勇退。在1964年,她嫁人为妻开始了贤妻良母的家庭生活,婚后她一共生有三个儿子,日子过得安闲幸福。1996年12月29日,刚刚年满六十岁的尤敏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人间,一带玉女香销玉陨,给无数喜爱她的影迷留下无限怀念之情。

  作品年表:

  宝莲灯(1977)

  珍珠泪 (1965) ……鲛奴

  宝莲灯 (1964) ……刘彦昌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4) ……祝英台

  香港之星 (1963)

  小儿女 (1963) ……王景慧

  星星、月亮、太阳 (上集) (1961) ……阿兰

  星星、月亮、太阳 (下集) (1961) ……阿兰

  待嫁春心 (1960)

  桃花泪 (1960) ……金小桃

  家有喜事 (1959) ……杜蕙芳

  玉女私情 (1959)

第2届金马影后:红颜薄命的古典美人乐蒂

  英文名:Betty

  籍贯:江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7年8月20日

  获奖记录:

  第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3)

  演艺经历:

  在历届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中,风华绝代的绝色佳人曾经有过很多,在这所有的美人之中,最具古典美的一定当属第二届的影后得主乐蒂。说是乐蒂是古典美人一点都不为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无一例外都被她演过,仅此一点已足以证明她的古典之美。当常言有道“自古红颜多薄命”,乐蒂的经历和遭遇无疑是这句话的最好印证了。在刚过三十岁时,乐蒂便因无法接受感情和事业上的挫折而离别人间,为后人留下无尽遗憾。

  1937年是中国人民的灾难年,因为这一年日本人大举打进了中国,而就在这一乐蒂出生了,而且地点正是战争的前沿阵地——上海。乐蒂是日后她为自己取的艺名,她的真名叫奚重仪。因为时局动荡,1949年在她12岁时乐蒂随家人一起移居香港,在上海时她曾就读于上海清心女子中学。到了香港后,乐蒂进入伊维英文学校读书。从学校毕业后,年仅16岁的乐蒂便加入了长城电影公司做演员,在这里她曾参演过《绝代佳人》、《新寡》等影片。

  1958年,乐蒂加入了著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她端庄的外表,柔美的内涵,极富东方女性的娴静之美,都促其成为演古典美人的绝佳人选。初入邵氏,乐蒂相继主演了《妙手回春》、《倩女幽魂》等影片,并因此名声鹊起。《倩女幽魂》的片名影迷一定非常熟悉,对于年轻的影迷来说,那可能是因为王祖贤在91年演的“聂小倩”令人过目难忘的缘故。其实1960年乐蒂演的“聂小倩”同样迷人,只是更多的观众无缘看到这部影片而已。这部影片是邵氏兄弟影片公司当年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部作品,并曾经入选过第十三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深得法国影评人好评。影片的故事同样根据《聊斋》中的“聂小倩”改编而成,导演是邵氏当年的台柱子李翰祥。影片的整体气氛营造得相当出色,主题是电影故事中常见的邪不压正。乐蒂饰演的女鬼聂小倩十分迷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乐蒂的造型实在太漂亮,以至很难让人感到鬼魂的神秘。可能你只会感叹,怎么有这么美的鬼!

  1963年,乐蒂和著名演员凌波合作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这部影片可以称做是她演艺事业中最为完美的一部影片了。《梁祝》中,乐蒂无论是女装的扮相和男装的扮相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虽然她不是那种以演技著称的明星,但她的举手投足和容貌气质,无一不令她成为影迷心中美神的化身。在当年的第二届台湾金马奖上,乐蒂以其在该片中的完美表现成为金马影后,令其演艺事业达到颠峰。

  但是在邵氏的成功并没有使得乐蒂日后继续留在邵氏,正所谓人各有志吧,在邵氏如日中天的她却选择了加入电懋。这个中的原因不知是不是因为葛兰、尤敏的息影,叶枫转投邵氏旗下,手中王牌不多的的电懋急需这样一位巨星来支撑门面。在乐蒂签约电懋后,电懋旗下的艺人中也只有她和张扬可以当作王牌来用。不过虽然乐蒂在这里的事业仍旧算得上一帆风顺,但所拍古装影片的质量却远不及在邵氏时的高。在电懋,乐蒂主演的古装片包括《锁麟囊》、《金玉奴》、《扇中人》、《嫦娥奔月》等。其中在《扇中人》中的一场梦境戏里,乐蒂一人化身为古代的四大美人:貂婵、杨贵妃、西施、王昭君,尤以后两者形象更为令人惊叹不已。而她的另外一部影片《嫦娥奔月》,虽然影片的整体成绩不佳,但乐蒂在其中的表演则十分出色,使她成为影片的唯一亮点所在。

  在影坛上演艺事业风光的乐蒂,在1967年和著名影星雷震等人合作开办了金鹰影片公司,并自己亲自挑大梁主演了自己公司制作的影片《风尘客》等。但这两年的乐蒂所取得的银幕成就远不如从前。更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一位古典美人在感情道路是同样无法一帆风顺。1962年乐蒂与著名演员陈厚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可惜该段婚姻只维持了五年,两人于1967年离婚。1968年12月27日,在感情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之下,乐蒂竟然难以在心灵上寻得一个解脱的办法,郁郁之下以至萌生去意。在一瓶安眠药的作用下,这位中国影坛公认的古典美人从此长眠不醒,时年31岁。

  作品年表:

  锁麒囊(大陆 1972)

  扇中人 (1967)

  嫦娥奔月(1966)

  大地儿女(1965)

  金玉奴(1965)

  万花迎春(1964)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红楼梦(1962)

  花田错(1962)

  手枪(1962)

  夜半歌声(1962)

  儿女英雄传(1960)

  后门(1960)

  倩女幽魂(1960)

  一树桃花千朵红(1960)

  鱼水重欢(1960)

  新寡(1956)

  日出(1955)

  大儿女经 (1955)

  都会交响曲 (1954)

  绝代佳人(1953)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4-23

第3、7届金马影后:天皇巨星李丽华

  英文名:Li Lihua

  籍贯:河北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4年7月17日

  获奖记录:

  第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5)

  第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9)

  演艺经历:

  在每个电影奖或电影节的历史上,都有不少影后或者是影帝得主是昙花一现,但也有更多的人是影坛长青树,在银幕上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受人爱戴的天皇巨星,本文的女主角李丽华便是这样一位影坛长青树和影坛上的天皇巨星。

  李丽华出身梨园世家,父母都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名角,父亲是威震南北的著名小生李桂芳,而母亲则是专攻老旦的张少泉。1924年7月17日,李丽华在上海出生,因为母亲是梨园艺人,李丽华在娘肚子里时受了不少苦。在怀孕期间,张少泉仍旧有不少的演出任务,因此每此上台时都要将肚子用东西围上。正因为如此,李丽华在初出生时只有四磅重,样子很象是一只瘦得可怜的小猫,因此取名“小咪”,也就是小猫咪的意思了。不过,这只瘦弱的小猫咪日后却健康地成长起了。在很小的时候,李丽华便拜在了京剧名宿穆铁芬和章遏云的门下学戏。

  李丽华天资聪颖,学习的长进很快,她所学的第一部戏《金锁记》中的很多唱段,在她从影多年后仍旧能够动情地演唱。在苦练多年之后,李丽华也成为当年京剧戏坛的一位很有前途的新秀,但她却没有将已经继承了的父母的事业进行下去,而是转身投入了电影事业。1940年十六岁的李丽华进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同年主演了电影《三笑》,并因此一举成名。。后在艺华影片公司主演过《千里送京娘》等十七部影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主演《春江遗恨》等影片。1946年,在文华影业公司主演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48年,李丽华前往前往香港,曾先后为长城和龙马等影片公司拍戏。

  李丽华的戏路十分宽广,胜任各种角色。在《假风虚凰》中她扮演冒充华侨富商之女的穷寡妇;而在在曹禺编导的《艳阳天》中扮演正直的新闻记者;在讽刺喜剧《说谎世界》中她扮演八面玲球、说谎成性的交际花;在《误佳期》中曾扮演坚强、可爱的纺织女工;在《花姑娘》中扮演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日寇、汉奸做斗争的妓女形象。由此也不难看出,李丽华所饰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之大。但无论是演什么角色,李丽华都显示出过人的表演功力,在银幕上塑造出很多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博得不少好评。

  1952年,李丽华在香港邵氏主演了《雪里红和》、《钩魂艳曲》等影片,并凭借在《钩魂艳曲》中的出色歌唱表演,于1954年,获第一届东南亚影展歌唱特别奖。 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了《黑夜枪声》《杨贵妃》、《武则天》《黑狐狸》《故都春梦》《万古流芳》、《红伶泪》、《观世音》,在台湾主演了《扬子江风云》等片,并曾经多次创下票房的最高纪录,因此成为制片人的票房支柱,薪酬最高达一部影片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二,由此也足见她当时的状态之红!其中她在1964年主演的《故都春梦》,和1968年主演的《扬子江风云》则所获得好评最多。凭借在这两部影片中出色表现,李丽华在第二届和第七届台湾金马奖上两度封后。

  除演戏之外,李丽华还经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早在1954年,她便创办了丽华影片公司,并拍摄过《一鸣惊人》等影片。在1957年,她又与当时一位较为出名的演员兼导演严俊合组了金龙影片公司,拍制过《游龙戏凤》等影片,二人更在日后结为连理,成为银幕夫妻。

  李丽华一生从影三十多年,在银幕上留下了一百二十多部的电影作品。可能是和学戏出身有关,李丽华饰演的影片中,古装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她除了在片中做演出之外,还不时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设计一些戏服在片中装着。据说在《小凤仙》中,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在影片上映后更带来一股戏服热,情形犹如2000年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的穿着带来旗袍热一样,李丽华设计的该批戏服在在电影上映后因受受观众欢迎,被商家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服饰,并获号称“小凤仙装”,一时间在影坛传为美谈。

  1973年,李丽华告别了她驰骋三十多年的影坛,与夫婿严俊一起移民美国,过起了平淡的逍遥日子。虽然告别影坛多年,但影坛之中李丽华一直有着影坛长青树的美称,这可能与她在从影的三十多年里一直精品不断有关。

  作品年表:

  新红楼梦 (1978) ……贾母

  迎春阁的风波 (1973)

  长江一号 (1971)

  喜怒哀乐 (1970)

  七七敢死队 (1969)

  扬子江风云 (1969)

  万古流芳 (1965) ……庄姬公主

  故都春梦 (1964) ……沈凤喜、何丽娜

  又名:新啼笑姻缘 (1964)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4) ……梁山伯

  秦香莲 (1964) ……秦香莲

  新啼笑因缘 (1964)

  一毛钱 (1964)

  武则天 (1963) ……武则天

  阎惜姣 (1963) ……阎惜姣

  杨乃武与小白菜 (1963) ……小白菜

  巫山春回 (1962)

  又名:第二春 (1962)

  杨贵妃 (1962) ……杨贵妃

  风雨牛车水 (1956)

  蝴蝶夫人 (1956)

  雪里红 (1956) ……雪里红

  小凤仙续集 (1955) ……小凤仙

  樱都艳迹 (1955)

  玫瑰玫瑰我爱你 (1954)

  万里长城 (1954)

  一鸣惊人 (1954)

  秋瑾 (1953)

  小凤仙 (1953) ……小凤仙

  满园春色 (1952)

  新红楼梦 (1952)

  花姑娘 (1951)

  火凤凰 (1951)

  误佳期 (1951)

  冬去春来 (1950)

  春雷 (1948)

  海誓 (1948)

  红粉盗 (1948)

  千里送京娘 (1948)

  春残梦断 (1947)

  三女性 (1947)

  艳阳天 (1947)

  假凤虚凰 (1946) ……范如华

  春江遗恨 (1944)

  万紫千红 (1944)

  卖花女 (1943)

  秋海棠 (1942)

  魂断蓝桥 (1941)

  英烈传 (1941)

  三笑 (1940) ……秋香

  三笑续集 (1940) ……秋香

  隐身女侠 (1940)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4-23


第4、8届金马影后:影坛长青树归亚蕾

  籍贯:浙江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44年6月2日

  获奖记录:第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6)

  第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0)

  第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70)

  第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1978)

  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1993)

  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6)

  1991年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7年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

  演艺经历:

  在华人女演员中,能够在本土、亚洲以至欧洲的电影节上都曾获奖者实在为数少之又少,而四度金马奖获得者归亚蕾便是其中的一位。除了在金马奖和亚太影展上曾经获得过影后之外,归亚蕾还曾扬威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历届的金马影后中,唯一能与她相媲美的应该也只有张曼玉一人了。最为难得的是,在进入五十岁以后这位女明星的演艺事业不仅没有直线下落,反而有蒸蒸日上逾来逾红之势,这无疑使得她在观众的心目中显得更具魅力。

  归亚蕾原籍浙江吴兴,1944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49年,年仅五岁的她随同父母一起移居台湾。归亚蕾属于典型的电影表演专业科班出身的演员,她于1964年毕业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表演组。在学校已经打下扎实表演功底的她很受命运的垂青,在毕业后不久,就考取了根据琼瑶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烟雨蒙蒙》的女主角。在影片中她扮演的就是如今赵薇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扮演的依萍一角。琼瑶笔下的依萍是小说乃至剧本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位,她不羁的叛逆个性驱使她一直在追求独立,她深情款款却又对曾经伤害她的人充满了报复心理。刚刚踏出校门不足半年的归亚蕾十分珍惜来自不易的演出机会,连续三个月手不释卷地研读剧本、琢磨角色,以自己的悟性和天分在《烟雨蒙蒙》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依萍。正是凭借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二十二岁的归亚蕾在1966年的第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金马影后。

  这一良好的事业开端,为归亚蕾日后的银幕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6年,她加入国联电影公司,在《冬暖》一片中她饰演的温柔善良的女仆阿金一角,十分真切感人,再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她又接连主演了《不敢跟你讲》、《三朵花》等影片。与其说归亚蕾是幸运的,还不如说她是勤奋的,正是因为有不懈努力才保证了她了没有成为影坛上的流星。1970年,归亚蕾与观众熟悉的男影星柯俊雄合作,主演了影片《家在台北》。在影片中,她饰演一位留美博士的妻子,她的贤淑善良不仅打动了观众更让众多的影评人为之喝彩。在1970年夏天于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亚州电影节上,归亚蕾有幸成为第一位荣登亚洲影后宝座的中国女演员。最令人高兴的事当然是好事成双了,在同年的10月,她又再次凭借这一角色登上台湾金马奖影后宝座,在事隔四年之后创下了自己演艺事业上的又一高峰。

  一个女人在26岁便拥有这样的成就,按说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归亚蕾却没有因为辉煌的成就而放弃个人追求。接下来的几年中,她仍旧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事业的更上层楼。在事隔八年之后又一次成就扬威金马奖的这八年中,归亚蕾每年都有不错的作品推出,而且这段时间里她开始尝试去演绎不同类型的角色,她也因此变得更加成熟,无论是演主角还是配角都能显示出夺目的光彩。1977年,在影片《蒂蒂日记》中,归亚蕾扮演一位母亲的角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刻画出了一个外表温柔、内心刚烈的女性形象。凭借这一角色,在1978年她又在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或许你可能以为最佳女配角比起最佳女主角要差很多,这些可能只是一般影迷的误解。 在戏份不如主角的情况,只有发挥出比主角更为出色的演技,才有可能得到观众和评委的认可,在这种与主角不公平的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这个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奖对于已经年逾三十的归亚蕾而言,显得更为难得。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归亚蕾开始在兼顾大银幕演出的同时涉足荧屏上的演出,从出演第一部电视剧《当时明月在》开始,到1991年和1997年分别凭借主演《她的成长》和《圣母玛利亚》而获得台湾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归亚蕾在荧屏上塑造了很多的动人形象。这时的她已经成为荧屏上的常见人物,直到现在。但是在电视剧中的演出一点没有影响她在电影中的表演,进入九十年代后,她又一次以自己的魅力打动了金马奖的评委。1993年,在李安执导的《喜宴》一片中,年近五十的归亚蕾再次显露英雄本色,以自己出色表现为影片增色不少,该片不仅在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和金马奖上成为最佳影片得主,归亚蕾也以自己老而弥坚的表现再次成为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得主。

  1995年对于归亚蕾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凭借在大陆导演谢衍执导的《女儿红》一片中的精彩演出,在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捧得最佳女主角奖杯。为了这一角色的演出,归亚蕾付出了很多努力。影片中的花雕一角的年龄跨度相当大,从三十多岁一直到七十岁,时间跨度近四十年。在影片开拍之前,她还特地去浙江专门练习推酒车、挑水桶的技巧,并学会了用越调唱酒谣,这对于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女演员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正所谓是天道酬勤,付出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在万千洋观众的注目之下接受颁奖的归亚蕾,荡漾心中的那份喜悦和骄傲是溢于言表的。

  如今的归亚蕾依旧活跃在影坛之上,而且不断有佳作推出。而由于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在大陆的播映,以及她成功地在大陆拍摄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成功地饰演了武则天一角,使得原本对她了解不多的内地观众也开始喜欢上了她。家庭的幸福生活,没有使归亚蕾贪恋家庭的温暖而放松对事业的追求,直到现在女儿已经能够与她一起同台演戏,她仍旧在银幕和荧屏上勤奋地努力着。在敬佩之余,我们想给予她的只有祝福,祝愿她在事业的旅途上走得更好!

  作品年表:

  候鸟 (2001)

  夜奔 (1999)

  自梳 (1997) ……老佣人

  今天不回家 (1996)

  女儿红 (1995)

  又名:一坛女儿红 (1995)

  饮食男女 (1994) ……梁母

  喜宴 (1993) ……高母

  奇迹 (1989)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1988)

  不归路 (1987)

  旗正飘飘 (1987)

  大集合 (1983)

  风水二十年 (1983)

  燃烧吧!火鸟 (1982)

  跟我说爱我 (1981)

  聚散两依依 (1981)

  怒犯天条 (1981)

  中国女兵 (1981)

  皇天后土 (1980)

  卖身女 (1980)

  未婚妈妈 (1980)

  一对傻鸟 (1980)

  春寒 (1979)

  蒂蒂日记 (1978)

  沙滩上的月亮 (1978)

  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7)

  三个女孩的故事 (1976)

  大摩天岭 (1974)

  一家人 (1973)

  只要为你活一天 (1972)

  庭院深深 (1971)

  缇萦 (1971)

  家在台北 (1970) ……冯淑恒

  三朵花 (1970)

  冬暖 (1969)

  女萝草 (1968)

  烟雨蒙蒙 (1965)
------------------------------------------------

T46{*(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4-23


(右为上官灵凤,找不到她的前期照片链接,用这个代替一下)

UCF[oO>v  

第5届金马影后:稍纵即逝的影后江青

  英文名:Jiang Qing

  籍贯:上海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6年

  获奖记录:

  第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7)

  演艺经历:

  提到江青这个名字,你千万别联想到“四人帮”,虽然都曾做过演员,但这位江青和那位曾经在风光一时的“四人帮”之一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江青是一个纯粹的艺人。

  和众多港台的艺人一样,江青也有着大陆背景。江青于1946年出生于上海,直到15岁之前她一直都在上海生活学习,1961年,她随同父母一起迁居到香港。江青自幼天资聪慧,不仅对演戏十分热爱,而且擅长歌舞。在去香港之后不久,她便考入著名的邵氏影业公司,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在邵氏,江青得到了当时也在这里为邵氏效力的著名导演李翰祥的赏识,直到后来李翰祥回台湾创办国联影业公司,江青也跟随前往并一直是李翰祥影片中的主角。

  在邵氏时,李翰祥就曾筹拍了电影《七仙女》,但却因中途回台湾创办国联影业而使邵氏拍摄此片的计划有所耽搁。在1964年回台湾成立了国联之后,李翰祥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七仙女》,在邵氏时已确定由江青出演片中的女主角,到国联后李翰祥没有让跟随他前来台湾的江青失望,同样将七仙女的角色交由她主演。同样感谢李导知遇之恩的江青,也演出得十分卖力,使得这部国联的开门之作相当成功。而十分好笑的是,邵氏在李翰祥离开后并没有放弃《七仙女》的拍片计划,于同年也推出了一部《七仙女》,而且影片的编剧仍旧挂名是李翰祥,同一年上映这样的两部影片,真好象是李翰祥自己在和自己唱对台戏。

  1965年,她又在李翰祥执导的《状元及第》一片中有不错的演出,影片中她饰演明朝的一位尚书家的千金小姐,在下嫁一位才貌双全的公子哥后却遭人陷害,有人在她的洞房前放置假情书和碧玉簪,因此引起新郎怀疑她不忠。但因当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因此公子也未敢追究真相,而新娘无辜受尽委屈,也只能隐忍不言。江青在片中演出十分到位,但因为导演着力渲染景色设计之绚丽和歌唱音乐之动听,掩盖了演员的表演,该片曾在第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彩色片美术设计奖。

  在李翰祥赏识和点拨之下,江青的演技得以长足进步。两年之后也就是1966年,在国联出品的影片《几度夕阳红》中,江青以她出色的演技征服了金马奖的评委,为她赢得了个人演艺生涯中的至高荣耀——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部影片的导演是杨臻,影片改编自琼瑶的同名小说,与江青一起同台演出的还有甄珍。1967年,在李翰祥执导的又一部根据琼瑶小说《回旋》改编而成《窗里窗外》一片中,江青同样有着精彩的演出,将一段三角恋情演绎的凄美动人。

  70年代初,江青仍旧继续着自己演艺事业。1971年,也是在李翰祥的另外一部影片《缇萦》中,江青和王引、甄珍、谢贤、归亚蕾等一批明星有过合作演出,该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了当年的台湾电影金马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在内的六项大奖,同时也在当年的亚太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等三项大奖。不过在影片中,金马影后归亚蕾和江青的光彩都被甄珍的精彩表演所遮蔽,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奖最后是落入了甄珍怀中。

  在演出过《缇萦》后不久,江青便告别了台湾影坛,之后定居美国专门从事舞蹈表演。在80年代,曾应邀又回台湾参加过《恐龙王》一片的演出,其后销声匿迹。

  作品年表:

  恐龙王(1980)

  春晕(1972)

  缇萦(1971)

  喜、怒、哀、乐(1970)

  窗里窗外(1967)

  几度夕阳红(1966)

  七仙女(1964)

  状元及第(1964)

=================================

zjWyGt(Q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4-23


&|] Fg5  

第6届金马影后:从小娟到金马影后的凌波

  英文名:Ivy

  籍贯:福建

  出生地:福建厦门

  出生日期:

  获奖记录:

  第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演员特别奖 (1963)

  第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68)

  第十一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64)

  第十二届亚太影展最佳才艺奖 (1965)

  第一届中国十大影星第一名(台湾徵信新闻报)

  "丽星杯"最受欢迎国语片女星第一名(香港星系报业及丽的呼声)

  最受欢迎的影星第一名(星加坡工商辅导报)

  香港十大国语明星(香港华侨晚报)

  华侨晚报国语十大明星

  演艺经历:

  在华语片历史上,凌波绝对称得上是传奇人物,这不独是因为她的才艺和演技至今仍为老一辈影迷所津津乐道,更因为她是以女扮男装的表演征服了喜爱她的观众。这类擅长男女角色反串的演员在梨园界不算少见,但在电影界却并不算多见,凌波便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

  凌波原藉福建厦门,凌波这个名字并不是她的真名,她的原名叫君海棠,在改名凌波之前她还有个艺名叫小娟。在十四岁时,她便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闽南语电影,其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的形象赢得许多观众的喜爱,她主演的影片在当时的台湾、东南亚一带很受欢迎。从1962年开始,凌波开始出演国语电影,但大部分都是当时流行的黄梅调电影,而在影片中凌波基本上都是以女扮男装反串男角。本来女人演男人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没想到演男角却给凌波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演技的绝佳机会,并因此迅速走红,成为当时香港黄梅调电影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梅调电影基本上都是改编自古典戏剧,凌波所主演的这类影片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1963年她和乐蒂主演的邵氏公司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成功,虽然乐蒂是凭借该片获得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但更多人在提及这部影片时总是会先想到凌波,足见其在观众心中地位之高。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引起台湾全岛轰动,影片在此连映数月,凌波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当时金马奖组委会很想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授予凌波,当鉴于她当时是以女扮男装演出,因此若颁于最佳男主角奖似乎有背常理,当她的表演却是如此的出色以至评委们实在不忍将其埋没,因此只好巧立名目设立了一个“最佳演技特别奖”授予凌波,以褒奖她在《梁》片中的出色表演。凌波所饰演的梁山伯魅力之大、令人印象之深实在是空前绝后,时至今日,台湾的传媒和一些老影迷在提到凌波时,还时常以梁兄呼之,足见梁兄在当时是何等的深入人心。有影迷的如此厚爱和认可,相信就算没有获奖陵波也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奖赏。

  凌波在银幕上的成就远远不只这些,1964年,在《花木兰》中凌波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表演水准,继前一年女扮男装获得了最佳演技特别奖之后,这一次她名至实归地做了一金马影后,同时也当选当年的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但是连续两年在金马奖上风光无限的凌波,并没有因此停止银幕上的追求。第二年,她又凭借《万古流芳》和《鱼美人》获得了第十二届亚太影展的最佳才艺奖。1967年,凭借《烽火万里情》一片,凌波再次赢得了自己在金马奖上又一个影后殊荣,从而更奠定了自己华语片第一女星的地位。凌波的这个第一女星的称号绝对不是我个人为其所封,通过她的得奖记录我们便不难看出,从港台到东南亚在不少媒体评选的最受欢迎的华语片女星中,凌波都曾名列第一,可谓是众望所归!

  除了演戏凌波在唱歌方面的才艺非同一般,早年在她主演的黄梅调电影中,里面的歌曲都是由她本人来唱,确定地说应该是她的演技加唱功为她赢得了如此辉煌的银幕成就。其实凌波的唱功早为外界所赏识,当年有不少的唱片公司想与她签约,但都被她婉拒,直到后来在当时邵氏公司的制片主任邹文怀先生的劝导下,才与E.M.I.签订灌片合约,她的第一只唱片就是由E.M.I.属下的百代唱片公司代为发行的。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凌波逐渐淡出演艺圈,并于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虽然在银幕上很少露面,但最近两年却又在香港等地的一些慈善演唱会上看到她一展歌喉,演唱一些她当年赖以成名的黄梅调以及她自己的一些歌曲。最近,听闻有盗版商将其早年主演的《三笑》制成VCD发售,虽然是盗版但也让影迷难得一见地领略了一回这位华语片第一女性当年的风采,也足见凌波仍没有被喜爱她的影迷所忘记。。

  作品年表:

  金燕子 / Golden Swallow(香港 1987)

  母亲(台湾 1982)

  金枝玉叶 / Roman Holiday(台湾 1980)

  西厢记(香港 1978)

  武林三冠王(台湾 1977)

  新红楼梦 /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香港 1977)

  滴滴血泪滴滴爱(台湾 1976)

  滴滴血泪滴滴情(台湾 1976)

  江湖奇侠(香港 1976)

  琴剑恩仇(香港 1976)

  女兵日记(台湾 1975)

  倾国倾城 / Empress Dowager,The(香港 1975)

  包青天(香港 1974)

  十四女英豪(香港 1974)

  我父我夫我子(台湾 1974)

  十四女英豪 / 14 Amazones, The(香港 1972)

  童子功(香港 1972)

  哑吧与新娘 / Silent Love, The(香港 1971)

  三笑 / Three Smiles, The(香港 1969)

  烽火万里情 / Too Late For Love(香港 1967)

  新陈三五娘 / Mirror and the Lychee, The(香港 1967)

  女秀才(香港 1966)

  红伶泪 / Vermillion Door(香港 1965)

  宋宫秘史 / inside the Forbidden City(香港 1965)

  万古流芳 / Grand Substitution, The(香港 1965)

  西厢记 / West Chamber, The(香港 1965)

  鱼美人 / Mermaid, The(香港 1965)

  包公巧断血手印 / Crimson Palm, The(香港 1964)

  故都春梦 /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香港 1964)

  花木兰 / Lady General Hua Mulan(香港 1964)

  梁山伯与祝英台(香港 1963)

  梁山伯与祝英台 / Love Eterne(香港 1963)

  七仙女 / Maid from Heaven, A(香港 1963)

  双凤奇缘 / Female Prince, The(香港 1963)

  明日之歌(1960)

  沙家十五女英豪

  一线两星大进击
状元媒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4-23




第9、12届金马影后:中美文化的使者卢燕

  英文名:Lisa Lu

  籍贯:广东中山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7年1月19日

  得奖记录:

  第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1)

  第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1973)

  第十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5)

  演艺经历:

  《红衣少女》的女主角罗燕因为在美国获得了电影专业的硕士学位,并成功监制、主演了《庭院里的女人》一片,而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独立做监制的中国人。而在她之外,另有一位早就扬名好莱坞的中国女演员,她不仅和好莱坞著名的影星詹姆斯.史都华和马龙.白兰度有过同台表演,还是至今为止第一位担任奥斯卡评委的华裔电影人,她就是卢燕。

  卢燕原名卢萍香,祖藉广东中山县,1927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卢燕的母亲是京剧演员李桂芬,很小的时候她就曾跟随义父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学京剧。1945年从上海裨文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同年又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1947年,卢燕移居美国檀香山,在夏威夷大学攻读财务管理,兼修戏剧与演讲。在檀香山时,她曾做过会计、化验员、播音员等多种工作。1956年开始,卢燕转而移居洛杉矶,并进入加利福尼亚州巴沙甸那戏剧学院表演系深造。

  1958年,卢燕从巴沙甸那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毕业时演出的话剧《八月茶室》大获成功,从此开始在好莱坞的银幕上亮相。初登银幕,卢燕女士便得到奥斯卡金像奖大导演弗兰克.保塞尼奇的赏识,邀请她主演了《飞虎娇娃》一片。1960年,好莱坞筹拍一部以中国抗战为背景的影片《山路》,在世界范围内征选女主角。卢燕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这个角色。这部由她和詹姆斯.史都华主演的阵容豪华的影片,因为美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并未拍出很好的效果。初出茅庐的卢燕虽然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也曾极力向编导们讲述自己对戏的看法与理解,但因为当时华人演员在好莱坞的地位低微,因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影片虽然不算成功,但卢燕却因此名声大震。之后她又在《独眼龙》中与另外一位奥斯卡影帝马龙.白兰度有过合作演出,这在当时对于一位华人演员是相当荣耀的一件事了。

  在卢燕的身上,沉淀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国内时,她师从梅兰芳学过京戏。此外,她在昆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接受过著名的昆剧大师俞振飞的悉心指导。加之在美国的多年学习,使得东西方的文化在她的身上融会贯通。这么优秀的华裔演员自然不会被华语世界的电影人所忽视,1967年,她应唐书璇导演的邀请回香港主演了《董夫人》。影片中她饰演一位徘徊在贞节牌坊与忠贞爱情之间寡妇董夫人,她在影片中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第九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72年,她又应香港邵氏总经理邵逸夫及名导演李翰祥的邀请前往香港拍摄了邵氏名片《十四女英豪》和《倾城倾国》,《十四女英豪》为她赢得了第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而《倾城倾国》为她赢得了继《董夫人》之后的第二个金马奖影后的头衔。

  上面提到的那些影片,现在想看到不太容易了,而卢燕从80年代至今主演的一些影片,却更为观众所熟悉。在邵氏的《倾城倾国》卢燕便是凭借主演慈禧太后一角而夺得金马影后,之后她又曾有过演慈禧太后的经历,那是在1986年美国投资拍摄的《末代皇帝》中,该片也是1987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89年,卢燕曾回大陆,在谢晋导演的影片《最后的贵族》中扮演角色。1993年,在王颖执导的讨论海外华裔家庭伦理观念的影片《喜福会》中,卢燕也同样奉献了精彩的演出。

  卢燕加入好莱坞的电影工会已经40多年了,但在这九十年代之前,美国人并没有将这位在中外影坛上都有着辉煌成就的中国人聘做奥斯卡评委。除了在银幕上演戏之外,身在海外的卢燕一直没有忘记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做些贡献。1980年,她曾将京剧《拾玉镯》、《武家坡》、《打渔杀家》、《汾河湾》和《蝴蝶梦》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京剧选译》一书;1985年,又将美国著名戏剧剧本《洋麻将》译成中文,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她在美国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影视公司,并曾前后三次进入西藏,拍摄介绍西藏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化艺术、宗教习俗及解放后西藏人民生活的大型系列电视片,因此获得了纽约第二十八届国际电影电视节铜牌奖。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上,卢燕可以算得上是个勤劳的、义务的文化传播大使了。卢燕对中美文化所做的贡献,美国人也没有忘记,前不久,美国的演艺人才温床--巴沙迪纳影艺学院向她颁赠年度杰出妇女奖,以表彰她在促进东西方电影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衷心祝愿卢燕身体康健,能为中美文化的交流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品年表:

  滴血的秘密 / Bloody Secret(香港 2000)

  叛逆大师刘海粟的故事(大陆 1993)

  诱僧 / Temptation Of A Monk(香港 1993)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93)

  钟鸣寒山寺/(大陆 1991)

  关东女侠/(大陆 1989)

  瀛台泣血/(香港 1976)

  倾国倾城 / Empress Dowager,The(香港 1975)

  十四女英豪 / 14 Amazones, The(香港 1972)

  董夫人 / Arch, The(香港 1970)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4-23



第10届金马影后:台湾的“东洋之花”翁倩玉

  英文名:Judy Ongg

  籍贯:台湾

  出生地:台湾台南

  出生日期:1950年1月24日

  获奖记录:

  第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2)

  第十九届亚太影展感人演技 (1973)

  演艺经历:

  把翁倩玉称做是“东洋之花”,你是不是觉得有几分可笑,你或许会问,东洋之花不是化妆品吗?是呀,没错,不过我们这里可不是在介绍化妆品而是在介绍生在台湾,但成名于日本的第十届金马奖影后翁倩玉。已经五十多岁的翁倩玉,在娱日本的乐圈中已经风光了三十多年了,为了事业至今仍是孤身一人,称之为东洋之花想必一点都不为过。

  翁倩玉1950年1月24日出生于台湾的台南,两岁便离开台湾前往日本,因此她对日本语言、文化之熟悉与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几乎无二。虽然在八岁的时候,她有曾回台湾住了一年,但旋即就又回到日本。在八岁的时候翁倩玉便有过登台演戏的经验,算得是个小童星了。翁倩玉在银幕上的成名之作是日美合作的影片《大波浪》,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小说,翁倩玉也是由赛珍珠亲自发掘而得以在影片中露面。之后,翁倩玉在日本的娱乐圈里星运平坦,成为日本著名的演员和歌手。

  1970年,二十岁的翁倩玉从日本又回到台湾,在港台两地的娱乐圈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1970年,她在影片《小翠》中的表现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第二年她主演的《真假千金》一片,不仅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影片奖,也令她成为第十届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她主演的影片中大家颇为熟悉还有1973年的《应召女郎》,以及徐克1983年执导的明星汇萃的武侠片《新蜀山剑侠》。

  80年代后,翁倩玉又重新将发展的舞台转往日本。在日本的娱乐圈,她涉足的娱乐项目很多,从唱歌到演戏再到主持节目,她样样都有接触。在日本的电台她不仅主持与娱乐有关的音乐节目,还主持有与饮食有关的料理节目,去年9月份,她还在新宿伊势丹美术馆举办过个人版画展览,实在是个典型的多面手!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她和另外一位华人女影星邬君梅,在英国导演彼德.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执导的情色电影《性感枕边书》(The Pillow Book) 中有过精彩的演出。

  近年,翁倩玉不时会出现在台湾、香港和大陆的娱乐圈中,参加一些大型的娱乐晚会。更令人叹服的是,不仅在一直活跃在银幕、荧屏和舞台上,翁倩玉还亲自参加一些电视剧和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策划工作,这可能多少与父亲翁炳荣也曾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视制作人有关。

  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翁倩玉在娱乐圈中的表现,以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着实让人佩服。她工作日程一直排得很忙,拍广告、电视剧、主持节目。在她的最新主演的日本连续剧中,她与台湾女歌星徐若瑄饰演一对母女。十分凑巧的是翁倩玉在剧中正好是演一位在台湾出生,从小被送到美国求学的女性,与徐若瑄的成长经历刚好相似。虽然在剧中她都已经成为妈妈,但现实生活中的翁倩玉至今却还没有恋爱的对象,不知这朵常开不败的东洋之花最终会花落谁家。

  作品年表

  新蜀山剑侠(1983)

  新西厢记(1979)

  誓言(1978)

  追忆(1976)

  爱的天地(1973)

  一家人(1973)

  应召女郎(1973)

  无价之宝(1972)

  真假千金(1971)

  小翠(1970)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4-23


第11届金马影后:侠女影后上官灵凤

  籍贯:广东

  出生地:台湾屏东

  出生日期:1949年10月10日

  得奖记录:

  第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3)

  演艺经历:

  与现在的最佳女主角得主相比,早期的金马影后各个都是很有特色的演员。有的擅长女扮男装,有的善演古装,有的清纯可人,有的则雍容典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还有武功盖世的侠女英豪。我们现在要介绍的这位第十一届金马影后得主上官灵凤,便是这样一位位以侠女扮相和出众的武功享誉影坛的女中豪杰。

  身边的朋友中姓上官这个姓的并不算多,但在武侠小说中这个姓却经常出现。不知道为什么写武侠小说者特别喜爱这个姓,可能是一听上官二字便让人感到有股侠义之气吧。上官灵凤虽然在名字中有灵凤二字,令人一听即知是女子的名字,但还是让人多少能感到侠女的味道。真实的上官灵凤也的确如此,不仅一身功夫了得,而且在银幕上塑造的都是侠女形象,并以此获得了金马影后称号,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侠女影后。

  其实上官灵凤这个名字并不是她的真名,而是为了演艺事业而日后改换的艺名。上官灵凤的原名叫许治美,原籍广东,生于台湾屏东。在读到高中二年级肄业后,便中途辍学。1966年,上官灵凤进入台湾联邦影业公司做演员,在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一片中,上官灵凤凭借自己的出色表演而一举成名。这部影片也是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影片节奏明快,武打动作干净利落,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观感。影片在当时非常之卖座,至今仍被视为古典武侠片的经典之作。

  在主演了这部武侠片之后,上官灵凤认识到自己演武侠片的缺点在于没有武功根底,因此萌生学习武功的念头。之后,她拜师学艺苦练功夫,练成一身好武功。上官灵凤的身手可不是现在影片中常见花拳秀腿,她是空手道和跆拳道二段,虽然在行内并算是什么高手,但在女演员中绝对不多见,她也因此成为当时台湾主演武侠片的女演员中少数怀有真功夫的演员。

  1972年,一身功夫的上官灵凤由台湾来到香港,为嘉禾影业公司主演了时装武打片《马路小英雄》。上官灵凤可不是那种只有功夫没有演技的女演员,在《马路小英雄》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第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她又主演了《战地英豪》、《少林寺十八铜人》、《吕四娘闯少林》等很多武打片。上官灵凤绝对属于那种好学上进的演员,先是发现自己的功夫不行而拜师学艺,在学成功夫之后,她又发现自己的学识上的不足。在1978年,上官灵凤前往美国充电,攻读大众传播课程。1980年她又重新回台湾,并主演了影片《苦海女神龙》。在1981年主演了台湾电视公司之作的武侠连续剧《侠骨柔情泪》,这位侠女风范的女演员退出了江湖、宣布息影。在上官灵凤从影的十五年间,她一共主演了七十多部电影,产量之高令人叹服。

  作品年表:

  苦海女神龙(台湾 1980)

  火凤凰(台湾 1978)

  金沙燕(台湾 1978)

  龙门大刺杀(1978)

  霹雳娇娃(台湾 1978)

  人比人笑死人(台湾 1978)

  十八玉罗汉(台湾 1978)

  十二生肖(台湾 1978)

  隐侠恩仇录(台湾 1978)

  诸葛四郎大斗双假面(台湾 1978)

  追魂太阳剑(1978)

  甘联露大破红莲寺(台湾 1977)

  龙威山庄(1977)

  南剑北鞭铁扇子(1977)

  少林叛徒(1977)

  十大掌门(台湾 1977)

  十三太保李存孝(台湾 1977)

  大太监(台湾 1976)

  大忠烈(台湾 1976)

  黄道吉日(1976)

  九龙城风波(1976)

  狼牙口(台湾 1976)

  吕四娘闯少林 / Shaolin Death Squads(1976)

  一代忠良(1976)

  雍正大破十八铜人(1976)

  张三丰独闯少林(台湾 1976)

  大明英烈(1975)

  妙手千金(1975)

  女兵日记(台湾 1975)

  尚方宝剑(台湾 1975)

  少林寺十八铜人(台湾 1975)

  五娇娃(台湾 1975)

  战地英豪(台湾 1975)

  小英雄大闹唐人街 / Chinese Enforces, The(香港 1974)

  大小游龙(1973)

  鬼面人 / Ghostly Face, The(1973)

  马路小英雄 / Back Alley Princes(香港 1973)

  女英雄飞车夺宝 / Seven To One(1973)

  强人(1973)

  双面女煞星(1973)

  女拳师 / Girl Figher, A(1972)

  黑白道 / Brave And The Evil, The(台湾 1971)

  龙门客栈 / Dragon Gate Inn(台湾 1968)

  一代剑王(香港 1968)

  大英豪(台湾)

  五娇娃霹雳衡(台湾)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4-23



第13、17届金马影后:幕前幕后都风光的徐枫

  籍贯:江苏宝应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50年

  获奖记录:第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 (1971)

  第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6)

  第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80)

  第二十二届亚太影展金皇冠盾牌奖 (1976)

  演艺经历:

  在历届金马奖的女主角中,有很多人还一直还活跃在银幕之上,有的则已经息影在家过清闲生活,还有的则由台前转入了幕后。由台前转往幕后者,无疑是想在影坛开辟另外一片新天地,这其中有成功者也失败者,而徐枫就是这样一位幕前幕后都风光的金马影后。

  徐枫原籍江苏宝应,1950年出生于台北。在就读于育达商职二年级时,便考入了联邦电影公司,当年她才16岁。她的银幕处女作是与上官灵凤、苗天等人主演的,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上官灵凤凭借该片获得了上一届的金马影后称号,而初出茅庐的徐枫也凭借这部处女作赢得瞩目,开始了其星光闪闪银幕生涯。在上官灵凤一样,最初的徐枫也是以拍摄古装武侠片为主,曾在多部古装武侠片中担任女主角。她主演的这类影片较著名的有《侠女》、《黑道行》等。凭借在《侠女》中的出色表演,她曾当选第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

  1976年,徐枫达到自己个人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凭借在《刺客》一片中的出色表演,她获得了当年的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她又接连主演了《八百壮士》、《血连环》、《侠士、镖客、杀手》等一系列影片。在1979年,她和归亚蕾等人主演了陈耀圻执导的历史题材的传奇影片《源》。据说该片的完整版本长达3小时30分,但发行时却删剪为2小时10分,因此似的本片显得有不少场面交代不清,但尽管如此徐枫饰演的主人翁吴霖芳却为她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该片又为她赢得第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除了几度扬威金马奖之外,徐枫1974年主演的《大摩天岭》一片还为她赢得了第二十二届亚太影展金皇冠盾牌奖。

  演艺事业达到顶峰的徐枫,在再次摘得金马影后之后,在银幕上继续自己的辉煌事业。不过在在4年之后,也就是1984年她将事业的重心由台前转往幕后,成立汤臣电影公司,并自己亲自担任制片人。由汤臣公司制作由她自己监制的影片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由大陆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了,该片在1993年的戛纳影节曾获得最佳影片奖。一部《霸王别姬》让徐枫与陈凯歌成为国际影坛公认的黄金组合,之后两人有过再次的合作,不过《风月》一片的成绩不尽理想却使得二人的黄金组合暂告散伙。不过,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两人再度见面,并又开始了新的合作计划。最新合作的这部影片名字叫做《上海生与死》,据说,徐枫和陈凯歌对这部未出炉的影片寄予很大的希望,目标直指国外的一些电影大奖。希望徐枫能把自己的辉煌继续下去,不过千万别陷入为获奖拍片的误区,为观众拍戏才是拍好戏的唯一出路所在。

  作品年表: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 Wuge Nuzi He Yigen Shengzi(台湾 1991)

  滚滚红尘 / Red Dust(大陆,香港 1990)

  火焰山(大陆 1983)

  女剌客(台湾 1982)

  碧血黄花(台湾 1980)

  枫(大陆 1980)

  古宁头大战(台湾 1980)

  八绝(台湾 1979)

  空山灵雨 / Raining In The Mountain(台湾,香港 1979)

  龙城金密图(1979)

  全本铁公鸡(台湾 1979)

  山中传奇 / Legend Of The Mountain(台湾 1979)

  源 / Pioneers, The(台湾 1979)

  一代侠女(1978)

  剑花、烟雨、江南(1977)

  龙虎群英(台湾 1977)

  龙蛇侠影(1977)

  侠女宝塔劫(台湾 1977)

  侠士、镖客、杀手(台湾 1977)

  血连环(台湾 1977)

  八百壮士(台湾 1976)

  刺客(台湾 1976)

  猎人(1976)

  龙斗风云(1976)

  星期六的约会(1976)

  阴阳有情人(1976)

  山上五虎将(1975)

  十八罗汉阵(1975)

  忠烈图 / Valiant Ones, The(香港 1975)

  步步追杀(1974)

  痴情玉女(台湾 1974)

  大摩天岭(台湾 1974)

  火拼枫林渡(台湾 1974)

  英烈千秋(台湾 1974)

  大小通吃 / Win Them All(1973)

  黑道行 / End Of The Black, The(台湾 1973)

  灵山剑影(台湾 1973)

  迎春阁之风波 / Fate Of Lee Khan, The(香港 1973)

  侠女(下) / Touch Of Zen, Part II, A(台湾 1972)

  龙城十日(台湾 1971)

  一夫当关 / Invincible Sword(香港 1971)

  侠女 / Touch Of Zen, A(台湾 1970)

  龙门客栈 / Dragon Gate Inn(台湾 1968)

  英雄对英雄(台湾)
-------------------------------------------------



第14届金马影后:乐坛才女陈秋霞

  英文名:Chan, Chelsia

  籍贯: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57年

  获奖记录:

  得奖记录 第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7)

  演艺经历:

  陈秋霞是第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的奖最佳女主角,但其在娱乐圈中的名气绝非来源于自己的影后封号,而是多半缘于她在音乐方面是个全能的才女。从作词、作曲到伴奏、演唱,陈秋霞都有着深厚的功力和不俗的成就。在七十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开始盛行之时,在许冠杰、谭咏麟等男歌星之外,女歌星中陈秋霞绝对堪称天后级别。这样的全能才女我们真的很有必要去认识一下。

  陈秋霞出生于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自幼便学习音乐、练习琴艺。 她是一位领洗的基督徒,曾在香港浸信会领洗。从小学到中学,陈秋霞都是就读基督教会学校,在中学时期,她的钢琴技艺得以在教会活动上展现,担任主日礼拜的琴师。后来,陈秋霞进入香港民生书院读书,主修钢琴。1975年,她参加了香港音乐比赛,结果一鸣惊人,获得了钢琴组和作曲组的双料冠军。此外,她的钢琴技艺还曾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八级资格认证。早在中学时期,才学兼优的陈秋霞便有教别人练琴、补习功课挣钱的经历,由此也不能看出其音乐天分之高、钢琴技艺之精湛。

  陈秋霞最初引起娱乐界的注意当然是凭借其音乐才华。在七十年代末香港兴起创作歌手的潮流,这为陈秋霞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她能够自己一人独自包办一首歌的才华得以完全展现。正是凭借这些,陈秋霞很快上升为香港流行乐坛的知名新星。她的不少歌曲至今仍旧为歌迷所传唱,如今在网上我们也能找到她的相关歌曲欣赏,这对于一位离开娱乐圈已经二十多年的女歌手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荣耀。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歌曲《俏皮女学生》插曲《戚眼眉》便是由她作曲。

  陈秋霞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经历,以及她在乐坛上的成就,不仅使她成为音乐界的明星和摇钱树,电影圈中的人也视其为一遇难求的明星。台湾导演宋存寿率先发掘了陈秋霞的表演天赋,在1976年专门为她根据她自己的故事编导了一部影片《秋霞》,片中的女主角自然也是由陈秋霞本人亲自出演,男主角则是当时乐坛上另外一位新人钟振涛。演绎根据自己故事改编的影片,陈秋霞自然对戏中角色内心世界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专门为她打造的角色与她本色气质上的吻合,以及她本色特有的那种磁性的音色,使她能够以极富情感的声调去表现角色的内心感情。事实证明,宋存寿的眼光的确不俗之处,他自己编导、监制的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第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剧情片奖和最佳音乐奖,也令陈秋霞成为第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使其成为影坛上一颗星光四射的新星。

  初入影坛便尝胜果的陈秋霞,从此开始她短暂的歌影双栖的事业生涯。从1976年到1980年间,她一共在银幕上演出了10多部戏,其中不乏出色的表演。陈秋霞与当时银幕上的英俊小生秦汉、秦祥林都有过合作。1979年,在张蜀生导演的一部“女工电影”《一个女工的故事》中,她扮演电子厂的一位克勤克俭的女工女工,影片的男主角就是“二秦”之一的秦祥林。不过,在这部影片中陈秋霞的光芒为沈时华所遮掩,沈时华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同年,在赖成英执导的《悲之秋》中,陈秋霞与秦汉有过合作,两人上演了一场秦汉更为擅长的生死离别的爱情大悲剧。可能是艺术气质所决定,陈秋霞主演的影片以这类文艺片居多。

  1981年,是陈秋霞一生中颇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她嫁给了商人钟廷森为妻,钟廷森现为马来西亚金狮机构的董事主席。在结婚之后,事业如日中天的陈秋霞选择了隐退之路,从此在娱乐圈消失,并移居马来西亚。从舞台、银幕上的辉煌转入家庭生活的平淡,对于一个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接受,陈秋霞的泰然处之令人对其多添几分敬意。

  作品年表:

  古宁头大战(台湾 1980)

  雁儿归(台湾 1980)

  一对傻鸟(台湾 1980)

  悲之秋(台湾 1979)

  第二道彩虹(香港 1979)

  结婚三级跳(台湾 1979)

  一个女工的故事(台湾 1979)

  烟波江上(台湾 1978)

  秋霞(香港 1976)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离线megkim
发帖
1103
威望
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4-23




第15届金马影后:甜心俏佳人恬妞

  英文名:Tien Niu

  籍贯:上海

  出生地:台湾

  出生日期:1958年1月23日

  得奖记录:

  第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8)

  演艺经历:

  不少地方都把恬妞称为是金马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这个说法在当年只有17岁的李小璐凭借《天浴》获得第三十五届金马影后之前可能还算正确,但现在已是过时的说法了。不过由此也可见,恬妞也是一位很早便扬名影坛的俏佳人。此外恬妞和姐姐恬妮还是银幕上的一对姊妹花。姐姐恬妮早在七十年代便扬名走红影坛,如今早已息影在家。

  一听恬妞、恬妮这样的名字便会令人产生不是真正的大名,而是乳名或是艺名的感觉,事实在的确如此。恬妞本姓朱,原名朱凯莉,恬妞是日后所起的艺名。恬妞1958年1月23日出生于台湾,读至高中肄业便离开校园。她从小学习京戏,早在十岁的时候就曾在一些京戏中客串演出,之后做为童星参与演出过影片《猪八戒招亲》和《红孩儿》等。早在恬妞从影之前,比她大8岁的姐姐恬妮就已经成为影视圈中人,于香港签约邵氏公司做演员。1974年,恬妞赴香港邵氏公司探视姐姐,一贯喜欢演戏的她有趁机在此客串演出了姐姐主演的影片《早婚》,后又在此主演了影片《早熟》,并从此开始正式涉足影坛,以演员作为职业。

  1977年是恬妞事业上有重大突破的一年,在这一年她主演了为她带来金马影后荣耀的《蒂蒂日记》一片。这部由台湾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中,恬妞饰演一位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她与几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故事和自己的人生遭遇是影片的情节所在。她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气使得整个影片凭添许多亮丽色彩。本片不仅获得了第十五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她也凭借蒂蒂这一叫色成为当届的最佳女主角奖得主。不仅在台湾岛内,影片获得了极大认可,在同年举行的第十六届巴拿马国际电影节上,她的精彩表演再次得到认可,最终将最佳女主角奖带回了台湾。

  正值表演事业当红之际,恬妞却出人意料地在1979年之后逐渐将事业的重心转移到了歌唱上来。1981年,恬妞再一次做出了她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人选择,彻底放弃自己在港台的表演、歌唱事业,一度退出娱乐圈转赴美国留学。不过,恬妞深知自己事业的根底还是在故里,在美国学成之后,她回到香港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并先后主演了《大哥大》、《情圣》等一系列影片。

  进入90年代之后,恬妞在银幕上的露面机会逐渐减少,相反倒是在一些电视剧中时常看到她的演出。有关她最近的新作大家一定比较熟悉,在与香港著名的男影星张卫健合作主演的《少年英雄方世玉》中,二人出色地扮演了一对“欢喜母子”,并因而被很多观众视为“绝妙搭档”。而最近国内多家电视台上映的《棋武士》,是二人再次联袂的又一部作品。此外,她还和第三十五届金马影后李小璐在一部《迷侠》中结下母女缘。

  在我为大家所介绍的影后中,甚少提及她们的恋爱婚姻。今天小破一次例,提一下事业有成的恬妞不幸的婚姻生活。恬妞曾经有过两次结婚的历史,与第一为丈夫生有一个女儿,如今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已经在国外读书了。她的第二位丈夫是大家熟悉的香港影星万梓良,两人在合作主演的《大哥大》时结下片缘,并最终以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举行了婚礼。可惜这段仪式隆重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演艺事业处于低谷的时期的万梓良不知处于心情烦躁还是另有隐情,但结果都是一样,他提出了离婚,恬妞的第二次婚姻也就这样结束了。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最近看到了万梓良再婚的消息,而一直对感情生活引以为憾的恬妞则仍旧独自一人。但愿这位甜心俏佳人能够把这份遗憾早早化做幸福归宿!

  作品年表:

  大哥大续集 / Fatal Recall(香港 1991)

  情圣 / Magnificent Scoundrels, The(香港 1991)

  忠奸盗 / Good,The Bad And The Bandit, The(香港 1991)

  虎胆女儿红 / Widow Warriors(1990)

  乱世儿女 / Shanghai, Shanghai(香港 1990)

  兄弟珍重(台湾 1990)

  花心三剑客 / Unfaithfully Yours(香港 1989)

  小小小警察 / Little Cop(1989)

  大哥大(香港 1988)

  我爱太空人 / Other 1/2 and The Other 1/2, The(香港 1988)

  义胆红唇(香港 1988)

  龙蛇争霸 / Just Heroes;Tragic Heroes(大陆,香港 1987)

  丑小鸭 / Funny Face(1985)

  男人真命苦(台湾 1984)

  活宝师徒(台湾 1980)

  十七岁的梦(台湾 1980)

  西风的故事(台湾 1980)

  锦标(台湾 1979)

  宁静海(台湾 1979)

  我爱芳邻(台湾 1979)

  我们永远在一起(台湾 1979)

  黄埔军魂(台湾 1978)

  情窦初开(台湾 1978)

  手足情深(台湾 1978)

  永恒的爱(台湾 1978)

  愿者上钩(台湾 1978)

  日落北京城(台湾 1977)

  小雨丝丝(1977)

  心花朵朵(1977)

  爱情、文凭、牛仔裤(1976)

  爱情夺标(1976)

  大喜事(1976)

  蒂蒂日记 / Diary Of Di-Di, The(台湾 1976)

  风马牛(1976)

  君子好逑(台湾 1976)

  梅花 / Victory(台湾 1976)

  天涯、明月、刀(香港 1976)

  海蓝蓝(1975)

  翦翦风(台湾 1975)

  两傻大闹浴室(1975)

  门里门外(台湾 1975)

  小妹(1975)

  十七、十七、十八(1974)

  早婚(台湾 1974)

  早熟(香港 1974)

  窗外(台湾 1973)
-------------------------------------------------
未完楼下待续
[img]http://linda.66et.net/qq/l4.jpg[/img]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