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流行歌曲唱到街知巷闻,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内容的时候,华语流行歌曲也迎来了它80岁的生日。
7xlkZF
lrE5^;/s1 2007年是华语流行歌曲诞生的80周年,在这80年的时光里,回荡着一首首岁月的旋律:从1927年歌曲《毛毛雨》的诞生开创了华语流行歌曲的先河,到照耀着30年代老上海的《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和《夜来香》,到60年代华人歌舞片鼎盛时期的大香港流行曲《给我一个吻》、《情人的眼泪》、《明月千里寄相思》、再到70年代对内地产生深远影响的台北歌曲《甜蜜蜜》、《三月里的小雨》、《往事只能回味》,以及80年代以后两岸三地的华语流行乐发展的新浪潮;在这80年的时光里,闪耀着一个个永恒的名字:黎锦晖、陈歌辛、周璇、白光、吴莺音、李香兰、崔萍、葛兰、邓丽君、刘文正等等。
? :%@vM
ec;o\erPG 2007年9月22日,华语歌坛常青树蔡琴的“不了情”经典歌曲成都演唱会,将作为向华语流行歌曲80周年致敬的一次音乐盛典。此番蔡琴将精选各个时期中最有代表性的华语流行歌曲,从30年代的老上海、唱到60年代繁华的香港、再唱到70年代浪漫的台北与80年代以后华语流行乐风起云涌的新浪潮。周璇、吴莺音、李香兰、白光、葛兰、邓丽君、刘文正等昔日巨星将轮番“现身”;《天涯歌女》、《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果没有你》、《夜来香》、《不了情》、《新不了情》、《给我一个吻》、《三月里的小雨》等经典旋律此起彼伏。一部华语歌曲80年的辉煌历程将为我们全数展现。而在这80年里累计的无数经典歌曲中,蔡琴亦贡献良多,很多岁月久远的老歌在经由她翻唱之后又焕然一新,为当今的我们再现了那些曾经在各个时期的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以及和它们有关的著名歌唱家和音乐家们。
}R2u@%n{
{dlXLx!B 本报特在演唱会即将举行之际,对华语流行歌曲80周年发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时期进行一次回顾,与读者们一道在时光的倒流中,与那些经典歌曲和风云人物们重逢。
JPHL#sKyz
+3BN} 内容概要
^[`%&uj!g 一、华语流行歌曲80周年回顾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这8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辉煌的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和音乐家。正是他们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
SKN`2[ahD
#:_Kws>+ 1. 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开端 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民主主义革命给社会和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汉族历史歌》)等。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_;y9$"A
Gb6 'n$g 2. 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与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关于中国流行歌曲是于何时诞生,音乐界和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都不一。而目前在音乐界中公认的,是一首于1927年创作发表的名为《毛毛雨》的歌曲,开创了中文流行歌曲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而它的创作者,便是在上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上海滩的音乐人——黎锦晖,他也被视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1927年也成为了中文流行歌曲的元年。
_N cR)2
u&vf+6=9Dd 黎锦晖(1891~1967)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培养了大批中国音乐人才。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儿童歌曲流传极广。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他为把国语普及到成人,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以民间曲调为旋律吸收西洋音乐的节奏和配器,在1927年写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从此也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和"中华歌舞专门学校"除了把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推向学校、社会和东南亚华侨外,还培育了一代歌舞明星周璇、白虹、王人美、黎莉莉,以及音乐家聂耳、黎锦光等等。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而后来人对于他的音乐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一些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Cp0.A:UC#
&6!)jIWJ 3. 照耀30年代老上海的“四大歌后”与著名音乐家陈歌辛 30年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也产生了很多知名的音乐家和歌手。而当时于此创作出的中文流行歌曲,对后来的乃至今天的华语流行歌曲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当时并称为“四大歌后”的周璇、白光、吴莺音和李香兰,还有被称为中文老歌鼻祖的音乐家陈歌辛。
8dA~\a 周璇(1918——1957)江苏常熟人,一代歌后、中国电影女演员、歌唱家。原名周小红,自幼被父母遗弃,卖至上海。年仅8岁时,就入一歌舞班学艺。1931年秋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年方13岁的她嗓音甜美,又知刻苦勤奋,很快崭露头角。“九一八”事变后,在一次演歌会上满怀激情地歌唱《民族之光》一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随后,黎锦晖为她改名为周璇。她因拍摄《马路天使》、《忆江南》等电影而名噪影坛;又演唱灌录《四季歌》、《天涯歌女》等电影插曲而誉满歌坛。当时的电台赞扬她的唱"如金笛鸣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的美称便成了她的代名。而由她演唱的《天涯歌女》则成为传世经典并广为传唱。
vI>w e
K5h 白光(1920——1999),原名史咏芬,河北省人,著名国语片演员及歌星,从当时的歌坛来说,白光被认为是仅次于周璇的歌星,誉名为“一代妖姬”。 白光1943年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红豆生南国》(1943)。其后主演过《恋之火》、《十三号凶宅》、《血染海棠红》、《雨夜歌声》、《一代妖姬》、《玫瑰花开》、《歌女红菱艳》等著名电影。除了演戏,白光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歌星,她的声音被形容为懒洋洋的,感性缠绵,独树一帜。她主唱过不少电影歌曲,其中以《叹十声》、《东山一把青》、《祝福》较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萦旧梦》、《等着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均也脍炙人口,至今已成为华语流行歌曲的经典。
*?vCC+c
H%tdhu\e 吴莺音(1922—— )原名吴健秋,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当红歌星。吴莺音以她那嘹亮柔和的声线,加上别树一帜浓郁的鼻音,因而拥有“吴依柔语”的“鼻音歌后”美誉。吴莺音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她从小喜欢唱歌,投身歌坛后,为了瞒着家人到外面唱歌,也由于人们觉得她歌声悦耳美妙如黄莺出谷,故用“莺音”为名。歌唱天份高的吴莺音于1948年开始灌录第一张个人唱片《我想忘了你》,瞬即大行其道红遍歌坛。吴莺音的歌声别有风味,爽朗中带有鼻音,擅长抒情幽怨的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一曲经她一唱而红。从1946年开始的短短3年内,吴莺音演唱和发行了《自从嫁了你》、《春光无限好》、《断肠红》等30多首歌,几乎首首流行;同时,吴莺音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华语流行曲歌后的地位。 她的代表作如《我有一段情》、《明月千里寄相思》、《红灯绿酒夜》、《听我细诉》、《恨不钟情在当年》、《送郎》、《江南之夜》、《岷江夜曲》、《夜莺曲》等都成为了她的经典名曲。
g$-PR37(
9.-S(ZO 李香兰(1920—— )本为日本人,生于中国,本名山口淑子,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在抗战期间受人利用,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在当时产生过恶劣影响。虽然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其它经典歌曲还包括《三年》、《一夜风流》及《恨不相逢未嫁时》等。
C{rcs'
hi(;;C9 陈歌辛(1914——1961)原名陈昌寿,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人,作曲家。自幼聪明好学,早年曾随外国音乐家弗兰克学习作曲、声乐、钢琴和指挥。1942年后,他络绎写了不少抒情的通俗歌曲,如《蔷薇处处开》、《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夜上海》等,供周璇等歌星演唱,曾风靡一时。音乐家陈歌辛在三十年代被人誉为音乐才子,他一生创作歌曲近200首,其中《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蔷薇处处开》、《渔家女》、《恭喜,恭喜》、《夜上海》、《小小洞房》、《初恋女》、《凤凰于飞》等歌曲,至今仍在海外及港、台、澳等地盛唱不衰,而他的《春之消息》组歌及《渡过这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歌,则在抗日战争时期风行一时,起过振聋发聩的作用。他的两个儿子后来也继承父业,其中长子便是世界级经典音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之一陈钢。 [蔡琴与“30年代老上海”的昔日情缘] 蔡琴在出道初期以大胆翻唱叶枫、周璇、李香兰等大牌歌手的经典老歌而著称。蔡琴十分喜欢翻唱周璇的歌曲,因为她“喜欢周璇的声音里满载的旧上海滩的黄包车、旧旗袍、留声机和男人的发油的气息”。“金嗓子”周璇的名曲《天涯歌女》是蔡琴歌唱生涯翻唱时期的代表作,并被反复用于她不同主题的演唱会的开场歌曲。此外,白光、吴莺音和李香兰的经典歌曲如《明月千里寄相思》、《夜来香》、《魂萦旧梦》也将会被纳入演唱曲目中。而在上海演唱会的发布会上,《梁祝》作曲大师陈钢先生——创作《夜上海》等名曲的中文老歌鼻祖陈歌辛之子,也闻讯赶来向蔡琴赠送了他父亲当年为白光录制的钢针老唱片以示纪念。
2F.;;Ab
M7~2iU<# 4. 60年代华人歌舞片鼎盛时期的大香港流行曲与著名歌手
9cF[seE"0
]%H`_8<gc 60年代的香港是华人歌舞片和武侠片制作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诞生的经典歌曲全部都得益于电影音乐的发展。当时著名的歌手包括崔萍、葛兰、顾媚等的歌曲《给我一个吻》、《情人的眼泪》、《明月千里寄相思》、《不了情》,都是比较经典的作品。
}($5k]]clP
IEi^kJflU 崔萍——1952年被音乐人王福龄发掘踏入歌坛,1970年获得香港十大歌星奖,隔年(1971年)就为了儿女们退出歌坛。崔萍是多首经典歌曲的原唱者,包括《南屏晚钟》、《今宵多珍重》、《相思河畔》、《梦里相思》、《我在静静等你》、《昨夜你对我一笑》等。
U7F!Z(
9
90rol~M& 葛兰——原名张玉芳,祖籍浙江海宁,1933年生於上海,她的艺名「葛兰」是根据其英文名字Grace的中文译音而起的。葛兰幼年时已被其母发觉有浓厚音乐及表演天份,故在她八岁时请老师专门教她弹钢琴及跳舞,后开始学习声乐,奠定她要当一个出色女高音歌唱家的基础。1955年10月,葛兰随香港影剧界艺人组团前往台湾演出,她表演的曼波歌舞,风靡一时。回港後马上被「国际电影公司」招揽旗下,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惊魂记》,即被推荐角逐第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1959年10月,葛兰应美国国家电视台(NBC)之邀请,前往演出由著名女歌星丹娜萧主持的综合电视节目《丹娜萧剧场》,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电视台表演的中国女演员。葛兰在演出中献唱多首中英文歌曲、表演中国舞蹈,获得全美人士赞赏,留美华侨更以葛兰的演出为荣。1960年,著名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替葛兰撰写了电影《野玫瑰之恋》的全部歌曲。在电台歌曲流行榜只播英语流行曲的年代,该片插曲《说不出的快活》是唯一打进香港电台每週最受欢迎歌曲榜的中文歌;而《蝴蝶夫人》更在商业电台听众点唱中外流行歌曲的节目中,蝉联多星期榜首。 1961年,由美国Capitol唱片公司出版的一张名为《葛兰之歌》的唱片,收录其十一支名曲(如《我要飞上青天》、《庙院钟声》、《浣纱溪》、《海上良宵》等等),葛兰遂成功迈进国际歌坛,声誉达於高峰。
=UQ3HQD
LH% F8 [蔡琴与“60年代大香港”的昔日情缘] 60年代的香港是华人歌舞片和武侠片制作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诞生的经典歌曲全部都得益于电影音乐的发展。当时著名的歌手包括崔萍、葛兰、顾媚等的歌曲《给我一个吻》、《情人的眼泪》、《明月千里寄相思》、《不了情》,都是比较经典的作品。为了再现当时繁荣的香港大电影时期的景象,有力地配合60年代香港的经典老歌,蔡琴特地向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提出特别申请。他们在获知演唱会的这一主题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开放珍贵的片库给蔡琴尽情挑选,而蔡琴更是花重金超预算地购买获得了上百部当年经典电影的授权许可,并力邀曾为日本和美国大片做影像导演的专业人士剪辑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在这些影象资料中,有很多在内地都是尚属第一次公开播放,而这些珍贵的音影画面也将在演唱会上为观众呈现。
0s[Hkhls
CAhXQ7w'Z 5. “甜蜜蜜的三月小雨”与70年代的浪漫台北
iYoMO["X
(w3YvG. 70年代的台北是华语流行歌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从70年起,台湾流行乐坛掀起了一股“民谣风”和校园歌曲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华语流行歌曲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很多对后来的华语乐坛产生深远影响的歌手和经典歌曲。其中,邓丽君和刘文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2/^3WY1U
</zEg3F\ 关于邓丽君本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生平叙述。她的甜美声音,她的浑然天成的美丽,和她的《甜蜜蜜》、《何日君再来》、《漫步人生路》、《丝丝小雨》、《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夜来香》、《月亮代表我的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在水一方》等歌曲,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一个永恒的经典。
C,r;VyW6BI
v\ )W?i*l 刘文正——1952年出生于台湾,自小就酷爱唱歌。1961年参加生平第一次歌唱比赛。1963年生平第一次上电视,参加儿童电视剧的演出。1972年开始服兵役,并且结识了音乐鬼才刘家昌。1975年发行第一张唱片“诺言”引起轰动。1979年发行了专辑《兰花草》,掀起了校园歌曲的高潮,主打歌曲《兰花草》进入了香港龙虎榜榜首。1981年,刘文正发行了《三月里的小雨》,造成盛况空前的轰动。1978年至1981年间他共发行了12张专辑:《让我告诉你》、《风》、《你,小姐》、《兰花草》、《阿美阿美》、《俏姑娘》、《秋蝉》、《三月里的小雨》、《云且留住》、《西洋译曲精粹》、《却上心头》、《恭喜恭喜》等。1982年和宝丽金签约,并且发行了其在宝丽金的第一张专辑《一段情》。刘文正于1981年、1982年和1983年3次荣获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1984年后淡出歌坛。1986年12月成立了飞鹰公司,开始培育新人,从事幕后工作,包括巫启贤、裘海正、方文玲、伊能静等歌手都出自他的名下。1991年8月他移居美国,真正的退出了娱乐圈。刘文正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华语流行乐坛上印下了永恒的烙印。他的经典歌曲如“诺言”、“小雨打在我身上”、“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一段情”、“爱之旅”等在流行乐坛不断掀起高潮,并且开创了校园歌曲的新时期。
U8?mc
(L&d!$,Dv [蔡琴与“70年代台北”的昔日情缘]
bI1N@=
{!L~@r l.在蔡琴与70年代台北的情缘中,邓丽君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在她当年大红大紫的岁月里,蔡琴还是刚刚出道的新秀。一天,当蔡琴正在录音棚中为一场晚会录制歌曲的时候,突然工作人员一群骚动,许多高层人物也出现在现场,蔡琴预感将有什么大阵仗了。果然不多时,工作人员说,正在日本发展、全亚洲大红的邓丽君将来到棚里录制晚会的压轴节目。邓丽君在人群簇拥中而来,蔡琴依然在舞台上唱歌,灯光强烈,蔡琴看邓丽君只能看到一个剪影。让她欣喜的事,剪影里的一代巨星正在哼唱“南风吻脸轻轻飘过来花香浓,南风吻脸轻轻星已稀月朦胧……”,几分钟的交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却有一种奇妙的互动。几年后的一天,蔡琴在录音室录完唱片,正屈身穿鞋,隐隐觉得有人在给自己打招呼,但没怎么看清楚就蹲下了。后来,一个朋友激动地说:“刚才那个是邓丽君啊!她好象很想和你打招呼,你没反应。”那一年,邓丽君已是半隐退状态,名声大,露面少之又少。就这样,两种风格的两位巨星,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却有两面擦肩的缘分。之后,两次失之交臂但是却又两次担任邓丽君纪念演唱会的主持人,蔡琴对人生浮沉变化嘘唏不已。
/([kh~a
C1)!f j= l蔡琴了解到内地有大量的刘文正歌迷,而内地也几乎从没有公开播放过刘文正当年舞台表演的影像。为满足歌迷的愿望,蔡琴在巡演途中拍板,花重金超预算立刻超预算购买了当年刘文正的舞台演出现场资料画面。同时蔡琴也道出了从未人知的一个秘密:刘文正演艺生涯后期组建飞鹰唱片,力推伊能静等新人。为了增加公司实力,曾在一个午后秘密约谈当时属于飞碟唱片主力干将的蔡琴,希望她能加盟飞鹰。“你为什么会看中我?”蔡琴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刘文正面对她的提问做出的言简意赅的回答“他说,因为你的嗓音和你的谈话,我断定你会是台湾下一个巨星”。现在回想起来,蔡琴说“当时自己还完全不懂巨星这两个字真正的含意,但是刘文正以他无比的舞台魅力和宣布退出后就再也不露面的绝然姿态,让我开始了解什么是巨星中的巨星!”。
k y7Gwc
1))8
A@, 6. 80年代以后华语歌曲新浪潮 抒情歌曲的复兴
vk^xT
n 7[V&`e_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中国遂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逐步在各个领域推行。“文革”的伤痕与改革开放的兴奋、喜悦之情的交织,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心态。反映到歌曲创作领域,即是抒情歌曲的复兴。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有25万多人次参加评选,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十五首抒情歌曲”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它继承了开创于30年代的抒情群众歌曲,特别是50~60年代抒情民歌风群众歌曲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包括《祝酒歌》、电影《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知音》、《乡恋》、《军港之夜》等等;著名的音乐家和歌手有王酩、王立平、施光南、李谷一、郑绪岚、苏小明等。
?fSG'\h>
lL3U8}vn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入及对内地流行音乐产业的出现
b4kgFA
a1lh-2xX 伴随经济的改革开放,海外家电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内地,打先锋的盒式录音机和与之相配合的录音磁带,其势一时颇为迅猛,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其次有刘文正、凤飞飞、张帝等。
q0vQa
4D4j7 邓丽君由于其个人风格的成熟和完整在内地获得了广泛流传,并对内地流行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代女歌星和流行乐作者从邓丽君盒带的演唱和配器上得到启发和示范。刘文正的演唱也同样影响到内地第一代男歌星的演唱。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轻一代流行乐创作上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NXrlk
CD~.z7,LC 港台音乐的进一步输入,内地流行音乐市场的形成及流行音乐界人才的聚集
Xx:"4l.w.
)ez9"# MH' 1980至1984年间,歌曲创作领域仍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1981——1982年间,有《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3年有《鼓浪屿之波》、《牧羊曲》、1984年有《党啊,亲爱的妈妈》、《十五的月亮》、《长江之歌》等作品流传。蒋大为、殷秀梅、张暴默等人为很受欢迎的抒情歌手。
99QU3c<.
DTL.Bsc-. 另一方面,港台歌曲仍在不断输入。首先是一批台湾校园歌曲。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孩子,这是你的家》等。再有是台湾流行乐作家侯德健带来的由苏芮演唱的《搭错车》插曲,尤以《酒干淌卖无》流传甚广。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不胫而走,广泛传唱。
PJH&
rV#ch( 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
8l`*]1.W<
#*Ctwl,T 1986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经过数年来港台音乐的冲击、输入,内地音像市场初步建成。在此情况下,呼唤内地本身的创作就成为一个客观的需要。而在广州、北京,一批青年词曲作家已悄然聚集。中年一代如谷建芬、傅林的一些作品也向流行音乐风格靠拢,大批歌手、乐手纷纷涌现,青年歌手常宽于1985年10月参加了东京第16届世界音乐节,以自己作曲的《奔向爱的怀抱》获得总指挥奖,开中国内地歌手赴海外参赛之先声。凡此种种,都预示着内地流行音乐将发生一个重要转折。
3s#N2X;Bc
wmLs/:~ 在音乐创作上,1984年——1985年走红的作品如《小草》、《妈妈的吻》、《心声》、《重整河山待后生》、《济公活佛》等作品已经具备了很充分的流行歌曲品格。广州的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也分别写了《祈求》、《父亲》、《秋千》等充分流行音乐化的获奖作品。
F]&*ow
57c8xk[.2 198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孔雀杯”大奖赛于5月在京揭晓。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设了通俗唱法,于7月间揭晓。成方圆、刘欣茹、牟炫甫、毛阿敏、许丽丽、苏红、韦唯、王虹等一代歌星脱颖而出。此后,全国性流行音乐大赛即成为歌手与作品获得成功的契机,也成为后几年间流行音乐阶段性发展的重要参考。
UCj ld
n:!_ 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复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在90年代以后,港台音乐和内地音乐才真正走入了一个融合的过程,从而形成了目前华语流行歌曲发展的局面。
NBGH_6DROw
e\L8oOk#r 二、抢救华语歌曲80年的精华 传承华语歌曲80年的经典
5rik7a)Z]
kxv1Hn"`{E 当记者问起蔡琴为什么要唱遍华语流行乐80年之经典时,蔡琴直言不讳地说:“80年来,华语流行乐出了这么多经典作品,我要抓紧时间为华语乐坛做一次整理。”蔡琴不无忧虑地表示:“这些老歌再不唱就再也没人知道它们了,现在的嘻哈一族已经不管这些了,我很担心有一天他们会彻底忘掉华语流行乐80年来的经典作品。所以我要用演唱会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告诉他们,这些经典老歌是真正的宝贝,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会喜欢上这些老歌。”可以说,蔡琴此次演唱会是对华语流行乐的一次大抢救。
.ioEIs g
xy;;zOh` 在今年华语流行歌曲诞生80周年之际,记者还特地采访了国内著名资深乐评人金兆均先生。谈到对当今的流行歌曲和昔日经典老歌之间的不同看法的时候,金兆均先生评价说:“什么样的歌曲才能成为经典?我认为要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它的创作是对人类基本情感的发掘,而不是心血来潮或无病呻吟。第二,歌曲在艺术水平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粗制滥造,更要能突破语言和民族的界限。现代的流行歌曲,只有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R\[e!g*I
%'pgGC"| 采访的最后,金兆均先生动情的说到:“中国的流行歌曲发展经历了80年的时光,一路上风风雨雨的,不容易!这也证明了中国的流行歌曲发展事业是能经受起时代考验的!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的后人去探索和开拓,把它们延续下去!”
[4f{w%~^
j\M?~=*w 三、名人对蔡琴与华语经典歌曲的评价
iH@UTE ;
L!xi “上海人唱自己的老歌都唱不过蔡琴” —— 华语老歌宗师陈歌辛先生之子,《梁祝》作曲大师陈钢。
'`Hr}
x.$FNt(9 “我与蔡琴合作过四次,在上海、在澳门、在马来西亚,蔡琴都是在我们上海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演唱的老上海的流行歌曲,很多都是我父亲(三十年代作曲家陈歌辛)那一辈创作的上海老歌,像《夜上海》等。与蔡琴的几次合作中,我感到蔡琴的演唱很有味道,尤其她演唱的上海老歌,声音很甜美,风格很地道。” ——中国著名指挥家 陈燮阳
<LiPEo.R
R6->t #n, “听蔡琴的歌绝不是为了消除疲劳,她的歌声淡淡的,应该用“抚慰”比较合适。我有蔡琴几乎所有的专辑,我会经常拿出来听,让她独特的声音梳理我的心境。蔡琴、刘文正、费玉清、凤飞飞的歌应该属於亚流行音乐,就是不同於那些当红的、正在流行浪尖上的流行,他们可能永远不是某个年代最火的,但当你静观时,会发现他们恰恰是穿透时代,红得最久的、停留时间最长的。因为他们的歌、他们的歌声平静、干净,而且更音乐吧”。——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I28|*K"
6'f;-2 “我觉得蔡琴的此次“不了情”经典歌曲演唱会是非常有意义的!她选唱的歌曲都是各个时期极具代表性,她也可以说是个真正适合唱老歌的人。与其他的一般歌手相比,蔡琴无疑是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人物。而她的此次向华语歌曲80周年致敬的演唱会,是在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然,她的声音也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国内著名资深乐评人金兆均
#H~64/
mC#>33{ “《神雕侠侣》已经确定主题歌为《问世间情为何物》,这首歌将交由蔡琴演唱。《问世间情为何物》主要是针对李莫愁的情感经历而创作的,同时也有对杨过、小龙女爱情的感叹,缠绵而伤感,原本这首歌是约好让梅艳芳演唱的。上次我在福建遇到了蔡琴,觉得她的声音非常适合《问世间情为何物》的风格,就决定请她来唱,她欣然答应了”。——著名影视剧制片人 张纪中
J|7 3.&B
vFmZ<C'
) “我认为蔡琴走红,是音乐行业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唱片公司现在忙於制作、推广的是什么?都是针对年轻人的所谓时尚音乐和偶像商品,而蔡琴这一类歌手恰恰就是这个行业裏通常被忽视的那个部分。其实,一个艺人,只要具有魅力的嗓音、好听的音乐,就足以打动听众,而且拥有很长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