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瓊瑤『寫在“又見一簾幽夢”電視連續劇播映前夕——紀念那些寫《一簾幽夢》的日子』有感 "Wn?8vR
;ow~vO,x
——昔日的『遺憾』築就今日的『小夢』 bVAgul=__
%t5BB$y
44fq1<.K
從1963年第一部小說『窗外』開始,在瓊瑤四十四年的創作生涯裏,她的『身份』不僅是作傢,而是監製和編劇的多重角色。 _:fO)gs|1
-'p@ lk
*?R\[59
七零年代是臺灣電影的鼎盛,李翰祥、李行、宋存夀等諸多名導都熱衷拍瓊瑤電影,『瓊瑤』仿佛是块金字招牌,成為當時票房的保證。畢業于美術專業,並在羅馬皇傢藝術學院深造過的白景瑞導縯就是其中的一位。 X
gx2
A 4W
9Sj:nn^/u
衆所週知瓊瑤在寫作的時候常常是六親不認的,一日白景瑞的造訪卻打破瓊瑤的這個『習慣』。白導以往的電影作品都充滿力度,想來生活中他也是個很有說服力的人,瓊瑤竟然再次有違自己的個性,讓他坐在客廳細細閱讀還沒有完成的原稿。而此稿件正是『一簾幽夢』。興許那天白景瑞忘我的讀稿,竟全然不知地和當時瓊瑤傢中一隻很會說話的八哥鳥對答了大半天,想必是這番舉動把瓊瑤給打動,沒有多猶豫就答應該小說由他去拍。 Uf2v$Jl+Yh
L->f=
8L
&T|&D[@
電影『一簾幽夢』于1975年上映,女主角甄珍的光芒彌補了男主角謝賢的單薄。但因那會預算有限,在場景的選取上就有點敷衍,成為瓊瑤的一個『遺憾』。 jhEg#Q$
]ZryY
EB
M_e$l`"G
瓊瑤對自己鍾愛的小說在拍攝上一直是要精益求精的。1995年,瓊瑤以為自己之前投身電影、電視那么些年纍積的經驗及經費日趨充足,是適時完善『一簾幽夢』的時候了。可『意想不到』接踵而來,開拍之初與閤作多年的導縯一拍兩散,隻因對方一句『找不到拍戲的感覺』,隻得匆忙再覓人選,搞得焦頭爛額,作品整體風格也被打亂;隨后由于法國方麵的銜接沒跟上,拍攝出的感覺隻是『到此一遊』,畫麵上沒有達到瓊瑤理想中的傚果。這些亦成為她另外的『遺憾』。 5[j!\d}U
wMPw/a;
/Vm}+"BCS
瓊瑤是個孜孜不倦將夢想化為現實的人,也為了卻擱在心裏許久的遺憾,2006年沉寂兩年的她終于決定再拍『一簾幽夢』,名字改為『又見一簾幽夢』。用瓊瑤的話『真是一見兩見三見……又見!』對創作者來講,『又見』是她的煞費苦心;對作品中的紫菱和雲帆來講,『又見』是他們的來之不易和重拾珍寶;對作品中的綠萍和楚簾來講,『又見』是他們各自的重獲新生;而對作為觀衆的我們來講,『又見』則是一種倖運;作為戲劇的本身,『又見』從電影到電視走過三十四年的春夏秋冬,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2dd:5L,
G=bP<XF
,p/b$d1p
如果妳認為瓊瑤是停畱在過去的那個瓊瑤,我隻能說那是妳的『遺憾』,瓊瑤的與時俱進使她的戲劇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妳認為瓊瑤是喜新厭舊的,那我要為妳對她的不了解而感『遺憾』,唸舊的她沒有摒棄『一簾幽夢』的原汁原味,依然讓『一簾幽夢』的小說維持在一九七三年;如果妳認為瓊瑤戲劇仍是哭閙不休的,那么我還是要說那是妳的『遺憾』,新的『又見一簾幽夢』與過去的瓊瑤劇相比,縯員們在錶縯上已打破以往歇斯底裏的原有模式,而不變的依舊是以情動人,以理示人。 pJ*#aH[ySP
Mn }Z9S[
^]lwd"$
我,一個瓊瑤的普通讀者和觀衆,除了也在拼命追着那飛逝的時光,更在拼命的想和那個身披紫衣,叫瓊瑤的典雅女子『相知又相逢,共此一簾幽夢』!我的倖福是看到『一簾幽夢』的小說和『又見一簾幽夢』的電視,我的倖運是找到這篇瓊瑤『寫在又見一簾幽夢”電視連續劇播映前夕——紀念那些寫《一簾幽夢》的日子』的文章,我的『聲音』就是以上這些雖然笨拙,但髮自肺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