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梧桐。秋天硕大的梧桐叶飘落,如同一场凄凉的大雨,梦幻而深邃。它总是,滴入诗人的梦中。 E&>3 {uZI
8.JFQ/)i
白居易《长恨歌》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句子。漂亮而工整的对仗,好像写透了伤春悲秋的古老情怀,却那么清丽,不流俗。只是那个多情的君王,面对着年复一年的景色,在漫天梧桐雨中,思念着那个不能再见的女子。 $[(amj-;l
'C[{cr.`
古人的意境化到现代人的心里,就有了张靓颖的歌词。转眼又是北京的炎夏/什刹海又开满了荷花/越过了旧砖墙/那排法国梧桐/多繁茂的枝桠(《G大调的悲伤》)。同样的季节变迁,同样的对时光的伤怀,心底澄明的人会看懂,这是又一首长恨的歌。 \EI<1B
4f~ c#0?
中国另一首以梧桐闻名的古典诗词是李后主的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里的梧桐依旧是孤独而寂寞的,却更加重了悲伤的味道,古往今来地叙述某个重复千遍的现象:为何亡国这件事情,总能激发诗情? "-
2HKs
|z.x M>
邓丽君翻唱过这首词。到了王菲《流浪的红舞鞋》里,蓝色黄昏/流浪儿/慵懒的歌/红马车/梧桐遮住了/舞蹈的鞋。堆叠意象的效果里,梧桐仍然是那么安静却尖锐地存在。被梧桐遮住的红舞鞋,是时光么?是寂寞么?还是其他所有的所有?这种诗情,早已带上了画意的色彩,而成为轻描淡写的沉重。 E3hql3=
*ay&&S*
或许是拜日新月异的建设所赐,梧桐在现代歌词意境里,又带上了古人不曾想到的色彩。梧桐成了对童年,对校园,对过去浓浓的怀念情节。粗大的梧桐现在已经少见了,而在记忆的幽深处,变成了一切美好发生的舞台。浅显直白如元卫觉醒的《梧桐》:在梧桐树下的我们/把幸福化成了永恒/说好要让未来变得更动人。或者如风靡一时的校园民谣里面唱得最多的那样,我们的记忆/都留在了/校园那棵梧桐树下。过去的种种美好,都伴随着梧桐树这个怅然若梦的岁月痕迹,离我们远去了。 <9f;\+zA
f
wE
b
梧桐树是家乡村口的标记,梧桐树是少年时嬉戏的胡同,梧桐树是公园里最深情的角落,梧桐树是夜深时只属于心灵隐秘的忧伤。无论是城市里的法国梧桐,巨大到几人合抱却被铲土机隆隆推倒的英桐,还是属于老旧古城和乡村的中国细梧桐,都被我们的记忆发扬光大了。 9d kuvk}:
n0)0"S|y1
于是我们再唱起刘文正的老民歌。当梧桐叶落的时候/你已走向那天涯海角/空留下一抹秋山 几片白云/和一个孤独的我。梧桐雨落时我们最容易伤怀,是这个或者那个秋天,是这个或者那个背影,是这座或者那座城市。 C?dQ
QB$
J:D{5sE<|
或许要再过上许多个秋天,我们才能懂得梧桐,就好像懂得了,天地间万物的规则和韵律。那时候,我们会唱起那首老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