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转:《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 李政道 --]

刘文正论坛欢迎您!!! -> 寻梦园 -> 转:《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 李政道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liegroup 2014-11-17 05:32

转:《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 李政道

曾在某个帖子里说,我特别佩服八十年代的留学者。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没有托福和GRE的考场,CUSPEA(音“卡斯匹亚”)几乎是中国学生留美的华山一条道。CUSPEA,英文是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中文名是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博士生考试。它是在李政道先生的主导下向美国著名大学输送留学生的一项措施,于1979年试点,1980年开始正式执行,1989年宣告结束。在实施的十年中,共通过考试选拔出915名年轻学子出国深造(包括搜狐的张朝阳)。他们是当时中国最拔尖的物理学骄子,其中一些人成了现在物理学领域研究里站在最前排的人。 QwL*A `@  
4K*st8+bl-  
. Ctd$  
从十几年前第一次听到CUSPEA这个词开始,我听到的就一直是“李政道的CUSPEA”这样的词汇组合。换句话说,CUSPEA这个项目,已经牢牢地冠之以“李政道”这个标签。后来,每逢我看到有人提及李政道先生对中国的贡献,都绝不仅仅止于第一个华人诺奖的获得者之一。他的名字后面,永远都跟着很多很多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做出的实实在在并且有着深远影响力的贡献。这些贡献里,也永远都有CUSPEA的身影。但是我一直对他在其中的具体工作很不了解。今天在一个机缘下,我正好看到李政道先生为中科院出的一本回顾CUSPEA的书写的序,介绍他开创这个项目的前前后后。读后深切地觉得,李政道先生太值得被后面多少代的留学生感激了,其中包括我自己。虽然余生晚矣,没赶上那个年代,但事实上我也是李先生的受益者之一。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当年能混杂在出国大军里,与其说人家看上了我,倒不如说看上的是我之前的中国学生攒下的声誉,然后看在那个声誉的份上决定给这孩子一个机会。那之前的学生,靠的又是再之前的学生的声誉,就这样一代代上溯,就一直上溯到了CUSPEA的学子们,而CUSPEA的学子们靠的正是李先生的声誉。当年的李政道先生,完全以身为学者最为看重和珍惜的个人声誉为保证,凭靠自己的社会网络,以一己之力说服了近百所北美大学参与到这项从未有过的招生计划里,又在国内顶住了文革刚刚结束时那个保守的政治环境和建国三十年来人们习惯的封闭思维带来的种种干扰,并且事无巨细地做了很多很琐碎但又必需的细节工作。李政道先生啊,确实是一位太值得被人尊敬和景仰的学者。 YKzfI9Y  
|-z"6F r-  
--------------------------------------------------------------------------------------------------------------------------------------------------------------------------------------------- bmJdZD7-<k  
{u4AOM=)  
O+]'*~a  
《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U65oh8x  
)nrYxxN  
J[c`Qq:&e  
李政道 rU|?3x  
Hz%<V *\{  
r 5t{I2  
1979 年提出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即 CUSPEA) 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在 1979 年开始到 1989 年这个项目实施的十年中,到美国深造的有近千名中国物理专业的年轻研究生。现在他 们都已进入了壮年,在学术和个人事业上都有了不同的成就。二十多年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上有了很大增长,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二十多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令人惊叹不已。今天在中国,出国留学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了。回忆二十多年前 CUSPEA 开始实施时的情景,确实使人感慨万千 HubK  
U5p3b;  
当时,因为中国长期的封闭,再加上“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动乱和浩劫,使得中国在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尤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停顿,使祖国整整一代年轻人没有受到系统的高等教育。缺少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年轻一代,中国是根本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1979年春我趁着国内刚趋好转的形势,在北京为祖国近千位优秀青年补课,每天从早到晚讲了近两个月研究生的物理课。目睹当时祖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状况,我忧虑万分。我深感,为加快祖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只在国内举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深切感到,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批年轻人创造系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让他们能到美国世界第一流的研究院和大学去系统学习,这才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长远之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uC^"R(m  
<r m)c.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在1979年设计了这一独特的CUSPEA 项目。但是,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刚刚开始,总的说来国家还处在封闭状态,出国留学的渠道不通。再加上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不可能拿出大量的外汇经费支持他们出国学习。更严重的是,尽管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拨乱反正正在进行之中,“文化大革命”的流毒在人们思想上还有很大的影响。出国留学尚属十分罕见。国内外不少人仍用“文化大革命”的观点对待这个用改革开放方式为祖国培养优秀年轻人才的计划。国内教育界也有相当多的朋友还对“文化大革命”心有余悸,因而不敢赞同。在美国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申请入美国大学或研究院的手续和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况,完全格格不入。凡要入美国任何大学的研究院的学生都必须先通过 GRE 考试,非美国的外国学生还必须通过 TOEFL 考试。学生要先填好想入的各校各不相同的入学申请表,随同学生所在学校的成绩单、教授介绍信、入学申请费(美元) 等,一并寄到学生想入的各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审查合格并初选后才转到该校研究院的各系。各系招生组的教授才能选择录取。 y{ 2\T  
@r(3   
1979 年和 80 年代初期,在中国根本没有 GRE 和 TOEFL 考试。美国的学校对中国大学在“文革”后的学术水平又毫无了解,若按上述程序申请赴美国大学的研究院学习,是根本走不通的。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新的特别的入学渠道,而且还要有维持这么多留学生的经费,这是极为困难的问题。 w+a5/i@  
$LiBJ~vV<  
1979 年春,当我还在北京讲课的时候,就为这个问题做了一点试验。我和我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们联系,请他们出一份能达到入哥校物理系研究院标准的试题,寄到北京。在科大研究生院严济慈院长、吴塘副院长协助下,举行了第一次 PRE-CUSPEA 试点考试。从中选了五位同学。然后我将这五位同学的试卷和履历寄至哥校,请哥校物理系开会决定,这五位同学是否能入哥校为研究生。如能够入哥校研究生院,能否由物理系承担他们所需的全部经费,直到得到博士学位。同时,我又请物理系替这五位同学向哥校大学招生办公室补办了入哥校的全部手续。由于这五位同学成绩优良,他们都获得了哥校物理系的同意,顺利地入学了。有了这样一次具体的实践,我就比较容易说服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和同仁们,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赞同。 fNBI!=  
2w fkXS=~6  
因为我是哥校的教授, 哥校的手续比较容易办, 而其他大学呢? 这就产生了 1979年年底第二次 PRE-CUSPEA 试点考试。在美国除了哥伦比亚大学外,有 CCNY,Carnegie-Mellon,Oregon,Pittsburgh 和 Virginia 五校的物理系参加。开始的时候,这五校的招生办公室都是反对的,因为按美国大学的规定,申请入学的第一轮审查机构应该是大学招生办公室。他们不能放弃这份责任和权力。因此,我很费力地向各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说明当时中国的特殊情形。各校物理系的朋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很幸运,我都说服了各校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同时,这五校物理系也同意负担被选上的 PRE-CUSPEA 学生全部教育和生活费用,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wCu!dxT|,  
4/OmgBo '  
1980年2月1日,我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工作,向53所美国高水平的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和教授们发了二百多封内容相同的信(请阅本书所收我写给MIT林家翘教授的信)。从那时起,CUSPEA才算正式全面地开始了。因为CUSPEA的制度和美国入学制度完全不同,而且,规模有不小,因此,在美国的工作量也是相当的大。 HVK0NI  
)TEod!]  
出人意料的是,正当第一届 CUSPEA 繁忙地展开工作的时候,却有一些很有影响的美籍华人学者完全不和我讨论,直接给国内写信,反对 CUSPEA。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甚至在信中,对CUSPEA 用了“丧权辱国”、“比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之类“文革”式的大帽子。他们说,20 世纪初中国处在“半殖民地”时,虽然是用庚子赔款设定的清华留美奖学金,但清华留美的考试还是中美合办的。可是在新中国领土上进行的 CUSPEA 考试试题却完全是由美国人出的。这岂不是比“半殖民地”更低。所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可以想像出来,这样的帽子在当时的中国是多么严重和可怕的事。当时 CUSPEA 这个项目面临的阻力和压力之大,是现在的年轻朋友们不可想像的。为此,我不得不又专程到北京去解释:清华留美考试是奖学金的考试,得了这个奖学金并不等于入了美国大学。入美国任何大学,还必须通过美国各大学承认的入学考试。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必须是美国学校出题。而当前,CUSPEA 仅是将几十个美国大学组织起来,成为一个集中的“入学考试”。况且,全部经费是由美国各大学来负担,所以试题当然是由美国学校出。如同现在每一位赴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要经过由美国出题目的 GRE 和 TOEFL 考试一样,是与“丧权辱国”之类帽子毫不相干的事。就在 CUSPEA存亡的关键时刻,幸而得到了小平先生和当时其他中央领导的坚定支持,以及国内科学、教育界的不畏压力的忧国忧民之士的大力帮助,克服了重重阻力,才得以实施。 >E3-/)Ti  
$-]I?cWlQ  
这样独特的招生方式,在美国正规的招生计划之外,每年从一个特殊的外国招收近百名物理研究生,在美国历史上也是没有的。我的基础工作就是一个大学、一个大学地从物理系到招生办公室去作说服。终于说服了他们,并在美国各大学友好学者的支持下,CUSPEA 的第一年,就得到了包括美国所有名牌大学在内的 53所大学的认同,使它的实施得以成功。后来参加 CUSPEA 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则增加到了 97 所。 00@F?|-j  
_7~q|  
中国国内的 CUSPEA 工作是在当时主持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及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塘、北京大学沈克琦负责日常工作。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以严济慈老为主席,钱三强、王淦昌、王竹溪、黄昆、马大猷、朱洪元、谈镐生、陈佳洱及各有关高校的教授、教委的黄辛白及有关领导组成的 CUSPEA 委员会,每年开会审查、确定向美国推荐的学生名单,工作十分严肃认真。国内 CUSPEA 工作每年从报名、考试、阅卷到确定名单,没有任何行政方面不恰当的干预,严格公正, 绝无不正之风,赢得了中美两国有关高校及祖国青年学生的高度信任。祖国这些老一辈的领导人和科学家工作之辛勤严谨,他们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和关心,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x=kJl GT  
8,(--A  
每年 CUSPEA 考试后,安排被选上的近百名 CUSPEA 学生进入美国几十所参加 CUSPEA 项目的大学研究院,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定的原则是,每位 CUSPEA 学生均可自由选择想入的某一所参加 CUSPEA 的大学;每一大学亦均可自由录取向该校申请入学的某一位 CUSPEA 学生。因此落实入学学校的手续是需要精细设计的。每年从 1 月至 4 月,在我确定的日期内,分三轮进行。每一轮中,每一个 CUSPEA 学生可向想入的某一所 CUSPEA学校申请,而每一参加 CUSPEA 项目的学校可决定录取某几位申请入该校的学生。最后的去向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在美国大学,通常录取学生的标准不完全依靠考试分数,个性、喜好等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每年我邀 请二位物理教授和他们的夫人,为CUSPEA 面试学生。他们专程去中国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与该年已被选上的近百名 CUSPEA 学生,一对一地作一小时的英文谈话。通过谈话,他们对每一位 CUSPEA 学生,作一扼要的性格形象评价。由于被邀请的 CUSPEA 面试人都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他们对每位 CUSPEA 学生的评价,虽然只是短短五六行字,但通常是很准确和中肯的。然后,由我的助理 Irene 女士将每位选上的CUSPEA 学生的考试成绩、简单履历和 CUSPEA 面试的评价汇编成一 CUSPEA 册子,寄到美国各所参加 CUSPEA 的大学研究院,各校以此作为录取 CU SPEA 学生的主要材料之一。在美国,所有实施 CUSPEA 的组织协调工作乃至每年三轮向美国各大学和国内各大学发信,每一轮学生申请入学的细节,甚至每位学生在美国留学时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琐碎之事,都是我和夫人秦惠及助理 Irene 女士一件件地去做的。在 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粗略估计每年都用去了我约三分之一的精力。虽然这对我是很重的负担,但我觉得以此来回报给我创造成长和发展机会的祖国母校和老师是完全应该的。 {a15s6'd  
g |H  
$k`j";8uR  
现在看来,CUSPEA 实施的十年不过是中国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确实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P"13]^@  
9Ais)Wy%p  
每当想起 CUSPEA,我都会想到小平先生和中国当时主管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想到上面提到的这些老一代科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很多很多支持 CUSPEA 的科学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我也十分感谢美国支持 CUSPEA 的九十多所大学的教授们。我的夫人秦惠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今天,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在中国科学和教育处于人才断档的严重时刻及经济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为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将永载史册。 2sp4Mm  
-)xl?IB%  
ct<XKqbI  
(转自《CUSPEA十年》第二版,吴塘、柳怀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u?F.%j-  
Rtlc&Q.b  
aU_l"+5>vq  
NE4]i  
>XX93  
fYpJ2y-sA  
5rmQ:8_5  
KtArV  
'p@m`)Z  
N-q6_  
5sNN:m  
M^Tm{`O!  
;aD?BD__Z  
xxwbX6^d  

真水无香 2014-11-17 09:47
沙发!长知识了!

花想容 2014-11-17 23:14
VTY #{  
这个过程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可以看到影子,也是他当年主管科技教育这块才得以有这样结果。方毅应该是接小平那块分工的,当然这是后续了。 1.TIUH1  
&Pc.[k  
这可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吧。感谢他们不懈的努力。

liegroup 2014-11-18 13:44
花想容:这个过程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可以看到影子,也是他当年主管科技教育这块才得以有这样结果。方毅应该是接小平那块分工的,当然这是后续了。 S9ic4rcd  
这可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吧。感谢他们不懈的努力。 (2014-11-17 23:14)  .v+ W>  
dBS_N/  
我搜了一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好像还是今年很热播的一部戏呢,姐姐跟我说过有丁海峰演耿飙的,就是这部戏吧?还有好多老中青三代的著名演员也在里面 a .?AniB0  
_+H $Pa}?  
方毅是大好人啊,那时应该是分管科技教育的副总理。我看过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春天的纪录片,都绕不开邓小平和方毅这两个名字。甚至于有时,方毅出现的次数比邓小平更多,可能因为他是具体负责的人

花想容 2014-11-18 13:47
liegroup:我搜了一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好像还是今年很热播的一部戏呢,姐姐跟我说过有丁海峰演耿飙的,就是这部戏吧?还有好多老中青三代的著名演员也在里面 f8V )nM+v"  
方毅是大好人啊,那时应该是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副总理,我看过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春天的纪录片,都绕不开方毅这个名字 (2014-11-18 13:44)  .o,-a>jL  
2v;&`04V<  
是的,我说的就是这部戏,戏里面的方毅一直是小平的左右手。他是接替小平分管科技教育的,是个实干的副总理。

月一痕 2014-11-19 10:28
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长知识了。老一代的革命家建设者和知识分子都有内里。 9I$} =&"  
他们兢兢业业,只为了国家,多有让人钦佩之处。提到多少物理学界的名人。

上善若水 2014-11-19 11:22
当年的环境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老一辈开路,不过好多人总喜欢看到不好的一面,嫌弃这,那的。谁没个缺陷呢?

liegroup 2014-11-21 14:45
真水无香:沙发!长知识了! (2014-11-17 09:47)  O1\25D  
)8'v@8;-  
很高兴你喜欢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了,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拿出来交换一下,每个人就都有了两个想法,所以我们都在论坛上长知识呢

liegroup 2014-11-21 14:50
月一痕: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长知识了。老一代的革命家建设者和知识分子都有内里。 * CAz_s<  
他们兢兢业业,只为了国家,多有让人钦佩之处。提到多少物理学界的名人。 (2014-11-19 10:28)  X56q ,jCJ{  
&gJ@"`r4  
没错,那批知识分子里有多少让人钦佩的人。李政道提到的那些名字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也许都藏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其中的两个是我知道的: ,KF>@3f  
6 OvH"/X4  
”我的夫人秦惠莙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 e6qIC*C!  
O U9{Y9e  
“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 odJE~\\hw  
H!,V7R  
等周末来好好讲这两个故事,先预告一下,嘿嘿

liegroup 2014-11-21 14:55
上善若水:当年的环境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老一辈开路,不过好多人总喜欢看到不好的一面,嫌弃这,那的。谁没个缺陷呢? (2014-11-19 11:22)  #BS!J&a  
;A*sub  
阿水的意思是想说好多人喜欢看到国内不好的一面,还是喜欢看到出国不好的一面呢。不过好像两种人都有

真水无香 2014-11-21 19:50
liegroup: b=+'i  
很高兴你喜欢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了,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拿出来交换一下,每个人就都有了两个想法,所以我们都在论坛上长知识呢 f"5vpU^5*  
DP9hvu/85  
YX_p3  
X^H)2G>e  

liegroup 2014-11-23 11:09
周末了,再来写一点: {SW}S_  
t7("geN]  
T2 0dZ8{y  
李政道先生为中国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不仅仅是创办了CUSPEA项目这一项。而为中国做出过实实在在的贡献与牺牲的科技工作者,也不仅仅是李先生一个人。在李政道的这篇序言里,我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秦惠䇹和李佩。 =)(o(bfSKr  
UfSWdR)  
“在美国,所有实施 CUSPEA 的组织协调工作乃至每年三轮向美国各大学和国内各大学发信,每一轮学生申请入学的细节,甚至每位学生在美国留学时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琐碎之事,都是我和夫人秦惠及助理 Irene 女士一件件地去做的。 _ pM&Ya  
C$xU!9K[+  
秦惠是李政道的夫人。但是在读到这段话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曾经为CUSPEA做过这么多具体而微的工作。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在一个叫做䇹政基金”的项目的名字里事实上,䇹政基金是李政道为中国做的诸多有着深远影响的贡献中的另一项。 PWOV~ `^;  
z1?7}9~`0c  
秦惠䇹于1996年去世。为了纪念她,李政道及其亲友于1997年以私人捐赠设立了“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䇹政基金”,用以鼓励本科生尽早地进入基础科学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这个基金的设立也是秦惠䇹的遗愿。这个项目从98年开始实施,年年继续直到现在。䇹政基金最初设立于四所大学: 北大,复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复旦的入选是因为它位于李政道和秦惠䇹的出生地和第二故乡上海,兰州大学的入选是因为它位于秦惠䇹的祖籍地甘肃,而苏州大学的入选是因为它位于李政道的祖籍地苏州。后来这项基金于2001年扩展到了台湾的清华大学,2013年又扩展到了上海交大,所以现在总共有六所学校在䇹政基金里,资助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暑期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并且资助学生校际交流,尤其是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十六年里,总共有2880名本科生受到过䇹政基金的资助,参与科研项目。 b,8W |  
a 1Qg&s<  
cejSGsW6q  
贴一张李政道和秦惠䇹于1993年结婚43周年的照片: impzqQlZ,  
[attachment=27298] c.Pyt  
it!8+hvq9*  
16[>af0<g  
P.S.: 刚在网上找到这一段话,介绍李政道当年为CUSPEA所做的事情里,除了游说一家一家大学的物理系和招生办公室、跟国内的负责人沟通、以及处理异议之外,他和秦惠䇹要做的许多琐碎但又必需的日常工作: Jeyy Z=  
/+ vl({vV  
“那时,中美关系还处于初始阶段,CUSPEA研究生和其他中国学者在美国深造遇到各种问题,都要找李政道教授帮助解决。李政道的家顿时成了这些海外学子的“家”,学生找上门来的,打电话来的,写信来的,李政道夫妇都要不厌其烦地认真处理。为了让李政道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教育的大事上,秦惠主动把这些烦杂事务揽了起来,帮助留学生联系协调,排忧解难。每年,与CUSPEA学生及其学校联系,仅投寄邮件就近千封。李政道夫妇从书写信件、贴邮票、投寄邮件都要亲自动手。他们常常把家附近的几个邮筒都塞得满满的,以致纽约邮政局不得不向李政道教授诉苦。李政道夫妇只好推了装满邮件的小车到较远的邮局去投寄。” 7$+n"Cfm  
'Uew(o  
于是在知道了所有这些关于秦惠䇹的故事以后,再读到李政道在他的序言里写的最后一句话,我实在是觉得自己读到了李政道写在纸外的千言万语。 (CS"s+y1  
K.n #;|  
我的夫人秦惠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今天,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在中国科学和教育处于人才断档的严重时刻及经济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为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将永载史册。 w%)=`'s_  
6|t4\'  
BDyOX6  
E% Ce/n  
hVI $r  
a%7ju4CVj  
Z16G  
WaQCq0Enj  
s!``OyI/Z  

liegroup 2014-11-23 14:33
关于李佩。 ya7PF~:E-  
BK`NPC$a  
让我起了念头想要再介绍一下李佩的故事,是源于李政道写在序言里的这段话: (?R;u>  
)@+lfIE(l  
中国国内的 CUSPEA 工作是在当时主持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及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塘、北京大学沈克琦负责日常工作。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 IlQNo 1  
ATx6YP@7~  
李佩教授,是被人称为“李佩先生”的那种女性,她被誉为中国科学院的玫瑰”。 4Gz5Ju  
?}|l )  
要写李佩,就必须先写她的先生,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郭永怀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生于1909年,在国内毕业于南开和北大,于1945年获得加州理工的博士学位,之后成为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是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同门师弟。回国后的钱学森于19566月致信郭永怀,盼他回国。于是在1956年国庆的前一天,已经在康奈尔做了10年教授的郭永怀,就像钱学森邓稼先做过的一样,携全家(包括夫人李佩和女儿)回到北京,和钱学森一起组建了中科院力学所。 VQ wr8jXye  
Cq\1t  
接下来的十几年便是一部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历史,那些元勋们的贡献与奉献已经为国人熟知了。作为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贡献的是两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关于爆炸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试验科学等研究。而他奉献的不只是连年数月不能陪伴家人的时间,还有他的生命。1968125日凌晨,在青海核弹研究基地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赶回北京汇报,在飞至北京上空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现场有两具烧焦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发现郭永怀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包里有一份完好无损的热核导弹试验数据。那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郭永怀牺牲后的1225日,被中央授予烈士称号,同一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1999年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时,是其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两个人的骨灰,被放在现在中科院力学所的院子里郭永怀的塑像下面的小穴里。警卫员的骨灰是李佩要求放的,她对记者说,小牟也是为跟着老郭才牺牲的。 n${,r  
-5;Kyio  
然而,李佩受到的尊敬不仅仅因为郭永怀,她的贡献也不仅仅止于作为郭永怀的夫人的贡献。李佩生于1918年,至今仍健在。她毕业于北大经济系,从1951年起在康奈尔语言学系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给准备派作外交官的美国学生教授中文。回国后教中文变成了教英文,李佩先是成为中国科大的英文教授,而后在1976年调到中科院研究生院。 X,-QxV=lc)  
QcQQQM  
1978年中科院开始大规模招收研究生的计划,当时的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几乎是不容考虑地要她出任外语教研室主任,解决研究生院的英语教学问题,于是李佩带着刚分配来的3名北大工农兵学员,白手起家地创建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外语教学部。当时缺少教员,没有教材,她说她用3种办法找老师:一是挖墙脚,请大学的教师兼职,请退休教师;二是到科学院信访办公室看有无求职的人;三是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自己培养师资。 0qP&hybL[(  
rP$vZ^/c  
在科学的春天里,中科院研究生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其一是与李政道合作的CUSPEA计划。当时中国没有GRE和托福考试,李佩负责了历届CUSPEA项目英语笔试的出题和评卷工作,并主持口语面试。美国众多著名高校,只要看到李佩在学生的英语水平鉴定书上的签字,就视为通过。其二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开启了当代自费留学的源头。这当中的最重要的主角,正是李佩先生。这个自费留学行动由李佩先生与一名外教共同发起,她所做的工作细致到从如何索要美国大学的申请表,到如何经由香港寄出申请书,诸多问题都做了具体设想和帮助。李佩的贡献里,还包括由她领衔的研究生院外语部与UCLA联合建立的“英语培训中心”——这个中心建立于1980年,是我国最早的以“说读听写”为教学导向的教学模式,正因此,李佩先生被国外尊称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gwVfiXR4  
7OuzQzhcK  
n[DQ5l  
这是一篇采访李佩的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 D@/_m $  
n.9k<  
李佩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一生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波折,却风骨傲立:中年失去爱人,晚年失去女儿,她当然心疼;年逾60扛起工作,年逾90依然退而不休,为传承科学知识的薪火四处奔波,她当然劳累,但这一切她都默默承受。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心中有更大的追求,这个追求,在她上个世纪追随郭老回到祖国时,就已经深深烙在心中。那时他们从大洋彼岸远望祖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4g/%  
T,N"8N{K"  
fXfBDB  
百度百科里的一段话: 4CAV)  
4Uz1~AuNxb  
李佩教授被学生公认为博学、爱心、美丽与优雅的象征,深受几代科学家与学生的尊重。研究生院1978级的学生在文章中描述:李先生承庭家训,学兼中西,是科学院里很难得的一个美国通,她日日奔波于中关村和科学院间;应接国外知名学者,安抚外籍英文教师,有尊严而无傲气;对同学们亦从无疾言厉色,那清逸的身影中有着一颗慈母般的心,是院里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李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丽的化身。一位同事说:我做了一个统计,一星期里李佩教授在课堂上没有穿过相同的衣服,她的服饰非常漂亮。可以想像她年轻时是多么美丽。’  李佩是科学院的玫瑰,她比玫瑰还要美丽。 b^ wWg  
R-odc,P=  
L(Ww6oj  
郭永怀、李佩和女儿的照片: O`Ht|@[6  
[attachment=27310] 7 0pt5O3]  
2y6@:VxSh  
T.ZPpxY  
2008年,时年90岁的李佩先生: 81?7u!=ic+  
[attachment=27311] x~1.;dBF  
WOqAVd\  
~{69&T}9  
P.S.: Arvxl(R\4  
陈建斌、朱媛媛、袁立和辛柏青,在1999年拍过一个电视剧,叫做《我亲爱的祖国》。它是以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郭永怀、朱自清 等等人为原型,通过三代知识分子的经历,再现了从抗战爆发的清华北大,到烽火硝烟的西南联大,再到新中国诞生之初,一代学子在烽火硝烟中发愤成长,赴美留学,取得科学成就,最终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历史。所以这个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标题下有一行小字,献给海内外的科技工作者主题曲用的是《共和国之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首歌,顿时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太感人了。其中的两句“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听到时真是觉得,这两句完完全全是郭永怀的写照。这首歌的第一段做了片头曲,第二段做了片尾曲。放片尾曲的时候,背景画面闪现的是钱学森等人当年真实的影像资料,所以非常让人身临其境。而播到那两句歌词的时候,画面上确实也正好出现的是郭永怀的照片。 <3?T^/8  
Ce&nMgd~  
_<Hx1l~  

月一痕 2014-11-25 02:56
liegroup:没错,那批知识分子里有多少让人钦佩的人。李政道提到的那些名字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也许都藏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其中的两个是我知道的:  }qf9ra  
”我的夫人秦惠莙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 G`!ff  
....... (2014-11-21 14:50)  q\ihye  
!sF! (u7  
噢,秦惠莙和李佩是什么故事呢?那可得期待。 fwR3=:5~  
我读书时用的物理教材是王竹溪的。 /t "p^9!^  

liegroup 2014-11-25 06:33
月一痕:噢,秦惠莙和李佩是什么故事呢?那可得期待。 x,9fOA  
我读书时用的物理教材是王竹溪的。 \L#BAB6z  
 (2014-11-25 02:56)  uj.~/W1,!  
Lh=~3  
`[+9n2j  
已经写好啦,一痕可以看啦,希望你喜欢这俩故事 // 嘿嘿,感觉我就跟生了两个娃带出来给大家看一样 9"yBO`  
Q]*YIb~D  
我刚去搜了一下,发现王竹溪写过《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导论》等教材,一痕用的是这几本吧?印象中好像只有物理专业的学生才会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课,一痕是学物理的吧。我没上过这门课,不过也在这篇序言里看到了教材上见过的名字,赵凯华写的《电磁学》。这篇序言里提到了多少大家啊

月一痕 2014-11-26 08:36
liegroup:已经写好啦,一痕可以看啦,希望你喜欢这俩故事 // 嘿嘿,感觉我就跟生了两个娃带出来给大家看一样 @4:cn  
我刚去搜了一下,发现王竹溪写过《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导论》等教材,一痕用的是这几本吧?印象中好像只有物理专业的学生才会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课,一痕是学物理的吧。 .. (2014-11-25 06:33)  R|Ft@]  
=#XsY,r  
对。《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材都是他的。 A!v-[AI[  
热统的偏微分方程特别多。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的热统老师讲着讲着就把前一行的公式写到后一行去。然后自己就在黑板上找问题所在。 CiP-Zh[gZ  
SwQ.tK1p  
多亏有好教材,加上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能学,不然我们都就学到高粱地里了。 }iy`Ko+B"b  
$ql-"BB  
那时候的那些大家是真得厉害。他们道行高,境界也高,真是纯粹的知识分子。跟现在无法比。真要多学。

月一痕 2014-11-26 08:41
liegroup:关于李佩。 Coq0Kzhsab  
让我起了念头想要再介绍一下李佩的故事,是源于李政道写在序言里的这段话: ZP)=2'RY  
dh/:H/k kR  
“中国国内的 CUSPEA 工作是在当时主持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及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塘、北京大学沈克琦负责日常工作。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 .. (2014-11-23 14:33)  (Cp:NS  
M O5fu!  
感人。 K! /E0G&  
要找来这部《我亲爱的祖国》看看。这三个演员都是所喜欢的。

liegroup 2014-11-26 15:33
月一痕:感人。 glHag"(  
要找来这部《我亲爱的祖国》看看。这三个演员都是所喜欢的。 (2014-11-26 08:41)  54F([w  
&P3B  
一定要啊一定要,非常非常地推荐这个片子。那个时代洪流下的知识分子的故事本身就很打动人,陈建斌朱媛媛他们几个也演得很不错。陈建斌的那个角色的原型是钱学森,朱媛媛的角色,我觉得借鉴了《第二次握手》里的丁洁琼的形象。后来每次听见别人说,朱媛媛最适合演家长里短的小媳妇形象,我都忍不住想,他们真是没看过她曾经在《我亲爱的祖国》里演的那个女科学家,完全是太风姿绰约的大家闺秀的气质。 4v2(YJ%u  
(kp}mSw  
而且同样是身处海外和物理出身,可能你看这个片子会有共鸣。我记得我第一次偶然看到这个片子时,就是被共鸣感吸引住的。那天是我大二下的期末考试期间,正在准备第二天的理论力学考试,复习累了,一开电视,正好看到一群学生在西南联大读书,貌似也在讨论物理。我第一反应想,天,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贴切生活的电视剧,后来就越看越被吸引住了。 >\DXA)nc  
EZP2Bb5g  
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主题曲的版本贴到视频版,那个片尾曲的设计实在是很赞

月一痕 2014-11-28 11:01
liegroup:一定要啊一定要,非常非常地推荐这个片子。那个时代洪流下的知识分子的故事本身就很打动人,陈建斌朱媛媛他们几个也演得很不错。陈建斌的那个角色的原型是钱学森,朱媛媛的角色,我觉得借鉴了《第二次握手》里的丁洁琼的形象。后来每次听见别人说,朱媛媛最适合演家长里短的小媳 .. (2014-11-26 15:33)  Jy|Mfl%d  
; wHuL\  
啊,和着也是学物理出身!意外的“收获”。 [ z$J  
从看到你的帖子就想找来看,至今尚无发现。想来还没有人发到海外。 La9@h"  
有时间时再到国内网找。我这里看国内网奇慢。

落玉 2014-11-30 10:06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一位卓有远见的杰出科学家,两位值得尊敬的女性,谢谢liegroup 分享这么感人的故事。

落玉 2014-11-30 10:13
作为都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杨振宁似乎远比李政道高调,晚年更是行事惊人,呵呵,八十二娶了二十八,当然,如果要真是有爱情,那倒也无可厚非。

花想容 2014-11-30 12:08
liegroup:关于李佩。 b5)>h  
让我起了念头想要再介绍一下李佩的故事,是源于李政道写在序言里的这段话: / 9;Pbxn  
rRt<kTk!U  
“中国国内的 CUSPEA 工作是在当时主持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及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塘、北京大学沈克琦负责日常工作。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 .. (2014-11-23 14:33)  !<X_XA  
[&`>&u@MK  
很感动,平时没太关注这些,看了妹妹的转载了解了一些。敬佩他们在那么困难的时候回到祖国奉献一生。 =:0(&NCRq  
11-uJVO~*  
某些银年轻的时候出去就不回来,没做一点事情,老年了,看到内地情况好了就跑回来享受各种优惠条件的某奖获得者可有一些惭愧。

liegroup 2014-11-30 13:14
月一痕:啊,和着也是学物理出身!意外的“收获”。 a|53E<5X  
从看到你的帖子就想找来看,至今尚无发现。想来还没有人发到海外。 KWH  
有时间时再到国内网找。我这里看国内网奇慢。 (2014-11-28 11:01)  yTvK)4&  
YOoP]0'L  
我google了一下,发现优酷和PPTV上有,能打开,速度也还行,你试一试看能不能打开。不过也确实都是国内网,其他网上也没有搜到。 1M{#"t{6  
hWu)0t  
其实我是学数学出身的,不过因为数理不分家,大学前两年也得上普通物理和理论力学,所以看到跟物理有关的各种历史八卦和物理学大牛的名字也觉得很亲切。大三以后就没有物理课了,但我跟好几个物理系mm同寝室,所以就一直把自己当作物理系mm的娘家人。所以现在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就宣布我也是你的娘家人啦哈哈

liegroup 2014-11-30 14:57
落玉: Z}C%%2Iz  
作为都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杨振宁似乎远比李政道高调,晚年更是行事惊人,呵呵,八十二娶了二十八,当然,如果要真是有爱情,那倒也无可厚非。 2fk   
T{M:)}V  
其实写帖子的时候,我有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提到杨振宁,毕竟一说李政道,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杨振宁。这几年来杨振宁在很多方面被拿来跟他的同侪相比:在当年回国的问题上,很多人说他不及邓稼先;在对中国的具体贡献上,他确实不及李政道;前两年关于中国教育,他说的话被拿来跟钱学森的肺腑之言相比;他结婚的事,更是被很多人拿来跟李政道对夫人的感情相比;在叶落归根这件事上,他的口碑似乎也不如回到南开的陈省身;还有更多的人讨论他在当年杨李决裂里起的作用。不过最终,我还是决定不要提他比较好。因为还是觉得,褒扬一个人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批判另一个人的基础上。虽然杨振宁确实在很多方面没有他们崇高,没有那么无私忘我,但毕竟他仍然是一个值得被尊敬的科学家。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其实也都会首先考虑对自己个人有利的,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所以也是理直气壮的事,不该为此受到特别的指责,尤其是被我们这些同样也都不完美的人指责。所以只是在杨李两人的品格中,也许杨振宁更接近普罗大众,而李政道更接近圣人。所以简言之,我觉得是杨振宁也很好,但是李政道更加的好,格外的好,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好

liegroup 2014-11-30 15:52
落玉: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一位卓有远见的杰出科学家,两位值得尊敬的女性,谢谢liegroup 分享这么感人的故事。 (2014-11-30 10:06)  "U.=A7r  
VLN3x.BY  
呵呵,是应该做的。那些值得被尊敬的人,本来就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

月一痕 2014-12-04 10:05
liegroup:我google了一下,发现优酷和PPTV上有,能打开,速度也还行,你试一试看能不能打开。不过也确实都是国内网,其他网上也没有搜到。 vBx^zDe  
其实我是学数学出身的,不过因为数理不分家,大学前两年也得上普通物理和理论力学,所以看到跟物理有关的各种历史八卦和物理学大牛的名字也觉得很 .. (2014-11-30 13:14)  7p$*/5fk  
#O+]ydvT  
谢谢。 B_2>Yt"  
漫步发了两个网,似乎其中一个还可以。第一集的最开始的情景和几句话竟然就是我的家乡,立刻有一种亲切感。那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的师生是很积极的。 Z B&Uhi  
物理系和数学系的确是分不开的。数学的存在也主要是要解决物理问题。当然纯数学也从中演变出来。 Rp*t"HSaAW  
我们在学校里从头到尾都在拼命做数学题。只怕物理系的学生做的数学题的数量比数学系的还多。 ~2431<YV  
我们也跟数学系走得近。还真似进出娘家一样。

liegroup 2014-12-07 12:54
月一痕:谢谢。 J*X.0&Toc  
漫步发了两个网,似乎其中一个还可以。第一集的最开始的情景和几句话竟然就是我的家乡,立刻有一种亲切感。那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的师生是很积极的。 s.)w A`&&  
物理系和数学系的确是分不开的。数学的存在也主要是要解决物理问题。当然纯数学也从中演变出来。 nk 9 K\I  
我们在学校里从头到尾都 .. (2014-12-04 10:05)  Gx_e\fe-/  
4>C=:w  
真的?那我很能想象出你的亲切感的由来了。我也曾经因为听说某个片子是在家乡取的外景,所以专门去看。从小发誓将来一定要离开这地方,但是真走了以后,再听到跟家乡有关的任何事儿,都觉得特别亲切。 ~HRWKPb  
ix@rq#  
是啊,很多数学领域最早都是作为研究物理的工具出现的,就像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是牛顿一样。所以物理系的课表常常要由数学课的进程来决定。我的体会是在大一大二,物理系的课业确实比数学系的重,因为数学课全要学,但你们还有额外的物理课。一个类似的关系是生物系大一大二的课业也比化学系的重,因为也是一样的,化学系的无机有机和实验课全要上,但他们还有多出来的各种生物课。

月一痕 2014-12-10 04:18
liegroup:真的?那我很能想象出你的亲切感的由来了。我也曾经因为听说某个片子是在家乡取的外景,所以专门去看。从小发誓将来一定要离开这地方,但是真走了以后,再听到跟家乡有关的任何事儿,都觉得特别亲切。 )ZyuF(C&  
是啊,很多数学领域最早都是作为研究物理的工具出现的,就像微积分的发明者 .. (2014-12-07 12:54)  >/kG5]zxY  
%]$p ^m  
我这个最恋家,且从未说过要离开家的人到最后却离家最远。无法理解这是什么因果关系。 @SG"t,5s  
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天天 Homesick。 没办法。 6FIoWG"x  
R bc2g"]  
没错。还有,我看到 Cambridge 的生物化学作业简直就像物理中的热力学统计物理题,不前后看看,还以为是物理作业呢。

樱花 2014-12-11 00:12
liegroup:真的?那我很能想象出你的亲切感的由来了。我也曾经因为听说某个片子是在家乡取的外景,所以专门去看。从小发誓将来一定要离开这地方,但是真走了以后,再听到跟家乡有关的任何事儿,都觉得特别亲切。 8 E+C:"  
是啊,很多数学领域最早都是作为研究物理的工具出现的,就像微积分的发明者 .. (2014-12-07 12:54)  'Qq_Xn8  
l%U_iqL&  
理系学生累啊 KM(9& 1/  
我外甥是理系 jP.b oj_u*  
课业忙还要做实验 @&xaaqQ-  
加上刚到美国要各种适应 L0|hc  
忙的没空发信息给我们

liegroup 2014-12-12 04:48
月一痕:我这个最恋家,且从未说过要离开家的人到最后却离家最远。无法理解这是什么因果关系。 +\8krA  
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天天 Homesick。 没办法。 m5em<P!G  
没错。还有,我看到 Cambridge 的生物化学作业简直就像物理中的热力学统计物理题,不前后看看,还以为是物理作业呢。 (2014-12-10 04:18)  dGD^op,6g  
ssyd8LC#  
恩,有些基础知识是各科共用的。我大学时有一周,三门主课的老师同时都在讲张量。先是力学老师惊讶地发现我们居然还没学到张量,一怒之下决定亲自给我们讲讲数学;紧接着线性代数的老师认为张量是代数里的概念,好好讲一下是他的职责;最后数学分析的老师不知当时在讲啥,出于需要也开始补充张量内容了。于是大家都赶在了同一周,不分学科,不分领域,那叫一个热闹。这种情况下学生总是很高兴的,学的新概念少,那周的压力也就比较小。 CL'Xip')T  
x gT~b9  
你发现没,各科除了有很多基础知识上的交叉以外,越细分也是越有交叉方向的。你说的例子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一个交叉领域,生物物理。用生物Bio打头的交叉学科的名字实在太多了。我最晕的交叉学科的名字有两对,一对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和化学生物(Chembiology),另一对是化学物理(Chemical Physics)和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liegroup 2014-12-12 05:11
樱花:理系学生累啊 pjHRV[`AP  
我外甥是理系 ]dbSa1?  
课业忙还要做实验 0+<eRR9 -  
加上刚到美国要各种适应 4o4 =  
....... (2014-12-11 00:12)  (YYj3#|  
8lWH=kA\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忙和累的地方,都不容易。不过理科最忙和累的地方确实是要花大量的时间泡在实验室里。我想起一个学物理的人说他经常在半夜2-4点去学校做实验,因为全校就那么几台机器能做他那个实验,要用机器的人太多,所以得预约,只有半夜那个时间他比较容易约到,别的时间都被约满了。还有个朋友,说新婚燕尔的时候,她学生物的老公每一天,包括周六周日,早上8点都要风雨无阻地赶到实验室,把夜里刚孵化出来的小果蝇按性别分隔开,要是去晚了一点,小果蝇就长大了开始约会了搞不好就交配了。。。 :9F''f$AP  
^>X)"'0+  
不过好在,据说很多生物化学类的实验,一旦开始了,虽然延续的时间要很久,但你不用一直盯着,只要过一段时间去看一下就可以了,所以这中间可以出去跟朋友吃个饭,干点别的,甚至距离近的话可以逛个街 .Y(lB=pV  

月一痕 2014-12-12 06:22
liegroup:恩,有些基础知识是各科共用的。我大学时有一周,三门主课的老师同时都在讲张量。先是力学老师惊讶地发现我们居然还没学到张量,一怒之下决定亲自给我们讲讲数学;紧接着线性代数的老师认为张量是代数里的概念,好好讲一下是他的职责;最后数学分析的老师不知当时在讲啥,出于需 .. (2014-12-12 04:48)  .5Knbc  
!0ce kSesr  
我想多亏有三个老师同时讲张量,学生才能学懂。张量本来就不好懂。 Y8%0;!T  
HUJ|-)"dw  
另一对让人晕的学科是 海洋物理 和 物理海洋。基本上什么在后面什么就是为主的,我以为。 UK6xkra?#  
Biochemistry 是以 Chemistry 为主的。Chembiology 则应该是以 Biology 为主的。

liegroup 2014-12-12 06:49
月一痕:我想多亏有三个老师同时讲张量,学生才能学懂。张量本来就不好懂。 _)KY  
另一对让人晕的学科是 海洋物理 和 物理海洋。基本上什么在后面什么就是为主的,我以为。 Y5ogi )  
Biochemistry 是以 Chemistry 为主的。Chembiology 则应该是以 Biology 为主的。 (2014-12-12 06:22)  v<;: 0  
rQ    
像不像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D

月一痕 2014-12-13 04:32
liegroup:像不像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D (2014-12-12 06:49)  'nRp}s1^[  
E: 9o;JU  
有趣。西游记里有如此名字?

liegroup 2014-12-13 11:32
月一痕:有趣。西游记里有如此名字? (2014-12-13 04:32)  %drJ p6n%  
jOs H2^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是西游记里,师徒路过祭赛国时遇到的两个小妖怪的名字。在书里是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在87版的电视剧里是第18集《扫塔辨奇冤》。碧波潭老龙王偷走了祭赛国保存在佛塔里的舍利子,和尚们被诬陷,向悟空求救。于是唐僧和悟空夜里去扫塔,在塔顶逮住了两个正在喝酒的小妖怪,一个是鲇鱼怪,叫做奔波儿灞,一个是黑鱼精,叫做灞波儿奔。西游记里那些小妖怪的名字都很可爱,除了这俩,还有金角/银角大王手下的精细鬼和伶俐虫,抢了朱紫国王后的金毛犼手下的有去有来,偷兵器开钉耙会的黄狮精手下的古怪刁钻和刁钻古怪。这些成对出现的小妖,很多的名字都有着“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的范儿呀,呵呵

月一痕 2014-12-15 23:41
liegroup: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是西游记里,师徒路过祭赛国时遇到的两个小妖怪的名字。在书里是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在87版的电视剧里是第18集《扫塔辨奇冤》。碧波潭老龙王偷走了祭赛国保存在佛塔里的舍利子,和尚们被诬陷,向悟空求救。于是唐僧和悟空夜里去 .. (2014-12-13 11:32)  MEEAQd<*  
<P1rqM9^  
好厉害。这么难记的名字都记得。惭愧。我只记得故事情节,小妖儿的名字那里还记得? <"?*zx&  
上高中时班里有一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的男生,每次读了书或看了电影都会在班里一字不漏地再演绎一遍。其中也包括 西游记。 qU#$2  
G*B$%?n  
这些奇奇怪怪有趣的名字使得这个故事增添了好看精彩的成分。与“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颇像。但是后者就不只是为了吸引入了。

liegroup 2014-12-16 10:19
月一痕: >B_n/v3P(M  
好厉害。这么难记的名字都记得。惭愧。我只记得故事情节,小妖儿的名字那里还记得? B oqJ   
上高中时班里有一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的男生,每次读了书或看了电影都会在班里一字不漏地再演绎一遍。其中也包括 西游记。 O+_N!/  
这些奇奇怪怪有趣的名字使得这个故事增添了好看精彩的成分。与“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颇像。但是后者就不只是为了吸引入了。 ZHCr2^w6  
%(`#A.yaE  
呵呵,过奖了。好些都是现查的。只有奔波儿灞这哥俩的名字记得最清楚。有去有来模模糊糊还有个印象,但一直以为它还有个兄弟,叫有去无来。搜的时候才发现,就它一个,是悟空把它打死了,然后开玩笑说,你不如改个名字叫有去无来。古怪刁钻和刁钻古怪这俩名字,就真的是搜的时候才记起来的了,之前只记得是两个小妖,名字也是“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的格式。《西游记》陪伴下长大的时光啊。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小孩子的记忆机制好像跟成年人是不同的,儿时看过多次的东西,似乎不用占据脑容量去记,就直接写进了内存。 bg}+\/78#  
+dw!:P &  
“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我猜在中国海洋大学应该有这两个专业。末儿姐姐帮小末填专业的时候说不定见过呢

花想容 2014-12-17 22:56
liegroup:像不像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D (2014-12-12 06:49)  ,."b3wR[w  
.'1SZe7O  
哈哈,这个是好记。当时看到这名字可乐呵了。


查看完整版本: [-- 转:《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 李政道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45346 second(s),query:5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