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 9+ Ake$M^Bz
dZkj|Ua~
年份 | "Z]z9(
*"d['V3
事蹟 | LI9
Uc\
\Lg{GN.
1931 | PiJ>gDx
生於遼寧營口,真實生日不詳,真實籍貫是遼寧海城,身分證上的出生日期是六月十日,籍貫是遼寧瀋陽。時適逢九一八事變,襁褓中與父母逃難入關,遷居北平。 | 6<o2 0(?
MLvd6tIv,
1936 | 24I\smO
因父親白沛霖(雲生)出任安徽蕪湖營業稅局局長,舉家遷居蕪湖,時白景瑞六歲,進入教會幼稚園就讀。 | +>QD4z#
"IJ 9vXI
1937 | 9P& \2/ {
白景瑞七歲近漢口第四國小就讀,並開始跟大人一起進電影院,觀看默片,如《關東大俠》、《火燒紅蓮寺》等片。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再度舉家逃難。 | T9?8@p\}(
, Y^GQ`~#
1938 | MZvxcr{x
全家逃難至四川涪陵。 | SnVb D<
2*@@Bw.XA
1939 | VXO.S)v2J
白景瑞九歲,就讀重慶大溪溝小學,與曾任中共統戰部長的閰明復為同學,當選班代並參加演講比賽。 | G2yQHTbl
f{j`d&|
1943 | aL|a2+P[`q
進入重慶私立巴蜀中學初中,參加辯論會,演出話劇,曾拿到全校作文、繪畫第一名。開始喜歡文學、戲劇、繪圖、運動,並閱讀許多翻譯作品,尤以蘇俄高爾基與屠格涅夫的作品最為欣賞,而重慶抗建堂等第演出的話劇如《棠棣之花》、《日出》、《虎符》、《少奶奶的扇子》等三年內沒有漏看一齣,電影及歌劇等作品也經常觀賞,自此奠定了其對於戲劇和電影的深厚基礎。 | PouWRGS_
=sUrSVUeU
1945 | .cK<jF@'
初中畢業。 | "R0(!3
ZC97Z sE
1946 | 7|DPevrk
白景瑞隨二哥白景新復員去南京,進入勵志社附屬勵志中學就讀高中。因父親復員回東北,又與家裡失去聯絡,便靠每學期所選出德智體群美最優一名免學雜費的獎勵來就讀高中。 | =gAn;~
dmYgv^t
1947 | L=&dJpyfT
因東北戰爭失利局勢不穩,白景瑞隨校遷至江西泰和沿溪渡,此時開始寫詩,喜愛艾青、臧克家的作品,在校活躍。 | 5}4>vEn
Ey&gZ$|&
1948 | i4\DSQJ
因江西告急,勵志中學再度遷校,但因政府無力照顧,白景瑞自此成為流亡學生。白景瑞幾經輾轉到廣州考海軍軍官學校,作弊考上,但卻被登陸艇送至澎湖;六個月後正式考上海軍軍官學校,但因不合其理想,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的身分到台北,因巧遇父執輩的袁騰而經介紹擔任少年時報助理,並籌辦「學生半月刊」,以筆名寫詩、評論、畫漫畫,以賺取生活費。 | "?>hQM1R
_F`RwBOjs
1949 | *6wt+twH
考入行政專科學校,與黃信介同班同學,參加藝術工作隊及舞台劇的演出;白天在康樂總隊總隊部工作,曾參加大專組漫畫比賽,獲得冠軍。年底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 | A5^tus/y
cH`ziZ<&m1
1950 | #{g6'9PMz
經外文系系主任梁實秋及藝術系系主任黃君壁同意,轉系至藝術系,為師範的公費生,熱衷於話劇的演出,因此認識了當時主持話劇社的李子達(李行)。導演話劇《禁止小便》,演出李行導演的話劇《火燭小心》。 | ] p*Fq^
a{\<L/\
1951 | MI,kKi
導演校園話劇《樑上君子》(師院話劇社)及《陞官圖》(淡水英專),並以白擔夫之名活躍於學校的劇運。 | ki?ETC
t_hr$ {
1952 | $
S]l%
參加大專學生在中山堂公演的《新紅樓夢》,導演校園話劇《美男子》、《野玫瑰》。 | tY- `$U@
y eWB.M~X
1953 | Xcb'qU!2-^
演出平劇「甘露寺」,導演戲劇社三幕喜劇《天涯若比鄰》。 | !"SuE)WM
]SL0Mn g8
1954 | [! YSW'
師院畢業,入伍訓練。 | m`xzvg
-d*je{c|
1955 | s&L 6C[
結訓退伍,在文山中學擔任美術教員。 | ^oDSU7j5,
<|;)iT1VeT
1956 | pwmH(94$0
轉至虎尾女中任教。 | F/:Jp3@
S8Yti
1957 | wZb77
退伍,經李行介紹至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另以筆名白擔夫在黃仁主編的聯合報藝文天地中寫畫評及影評,在此時因觀看許多義大利電影《不設防城市》、《單車失竊記》深受震撼而開始想至義大利留學的念頭。 | N*'d]P2P`J
@i(;}rx
1958 | -J^t#R^$`
演出《合歡山上》(潘壘執導)並兼任場記。擔任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委員。 | s!?T$@a=
B`?5G\7L
1960 | W+BHt{
六月,白景瑞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大利記者身分,開始了他的留學之行。 | bj_oA
i
/=g$_m@yWI
1961 | u5A$VRMN
經由友人王(王玉)帶領到羅馬東方書院學習義大利文。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研讀繪畫及舞台設計,進入貝魯加大學習文學,至國際大學修習電視課程。名字被選入國際畫家名冊內。 | 7 ;SI=
Jj7he(!_1
1962 | PDhoCAh
!
進入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就讀。擔任《徬徨末途》場記,《鄉野》助導。參加卓別林電影學會會員,與瑞納‧克萊爾(Rene Clair)、菲特瑞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彼得洛‧傑米(Pietro Germi)、南尼‧勞埃(Nanni Loy)一同討論電影。利用暑假至德國幕尼黑打工賺取生活費,並代表義大利外籍學生轉道瑞士開會,順道訪問西班牙。 | )26_7.|
*eAzk2
1963 | 6XI$ o,{
擔任《馬可波羅東遊記》(義大利導演波路波路蒂執導)的藝術指導且參與演出。拍攝學生短片作品《鍾情者痴》,身兼導演、編劇、剪輯。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課程結業,放棄在外國的工作機會,於返國前夕,奉于斌主教之命,至各國考察電影教育,收集有關大眾傳播課程資料,作為輔仁大學開設大眾傳播系的參考,並擔任于斌樞機主教在紐約的私人秘書一個月。 | oT*qMLdn
c4iGtW
1964 | )<vuv9=k\%
返國經由余紀忠先生推薦給中影公司總經理龔弘,擔任編審委員。受文化大學聘用為戲劇系教授。擔任先總統 蔣公義大利文翻譯,並被經國先生召見。 | c;7`]}fGu
kZNVUhW6S
1965 | '\R/-.
擔任《蚵女》的剪輯,修改《養鴨人家》,促進了當時中影健康寫實電影風格的成形。擔任中影製片部經理。與葉青青結婚。 | jbTsrj"g
u%AyW
1966 | ~JTp8E9kw
策劃《啞女情深》、《婉君表妹》等片,並從義大利購置最新式桌型電腦剪輯機、膠紙接片機,成為亞洲最先使用的地方,促使國內的電影技術在蒙太奇、錄音和設備上更進一步。 | Qn`Fq,uvL
v|wO qS
1967 | gJ?Vk<hp
執導《寂寞的十七歲》,此為其第一部獨當一面擔任導演的作品,此部作品被選為我國代表,參加亞洲學會。策劃拍攝《我女若蘭》、《雷堡風雲》等片,執導《還我河山》其中三分之一,所拍攝的驚險鏡頭如懸崖追擊等,開國片先鋒。 | }\]J?I+ A
oNp(GQ@0
1968 | c3C<P
以《寂寞的十七歲》獲得民國五十七年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本片同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錄音的獎項;並在第十三屆亞洲影展中獲得青少年問題最有貢獻金穗獎及菲律賓狄倫夫人紀念特別獎,飾演男主角的柯俊雄也因本片而獲得最佳男主角金穗獎,獲得了亞洲影帝之銜。 | E&>=
Qw.j
1969 | f~{4hVA
執導中影新片《新娘與我》、《今天不回家》等片,而由台北市數名影劇記者投資拍攝,由瓊瑤小說改編的《第六個夢》突破舊有文藝片的型式。執導《今天不回家》,本片為大眾電影公司奠下了影業基礎,片中的單線多點或三線並行發展的敘事結構,以及對分割畫面剪輯技巧的使用,帶給當時的觀眾新的觀影經驗,造成轟動。在本片當中帶入了義大利喜劇片的技巧,即運用蒙太奇和音響對位所產生的碰撞來造成喜感的產生,與好萊塢運用演員肢體表情所造成的滑稽與鬧趣不同,在票房上創下紀錄,當時四天總收入就破兩百萬。以《新娘與我》獲得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導演獎,本片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汪晉臣),第十五屆亞洲影展金禾獎最佳錄音(林丁貴),白景瑞將所得獎金全部捐獻給八七水災的難民。執導《喜怒哀樂》其中的《喜》一段(李行執導《哀》, | E\vW>g*W
(}MN16!
1970 | UJk/Lxv
因執導《家在台北》獲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歸亞蕾)、最佳剪輯(汪晉臣);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歸亞蕾)、最佳編劇(張永祥 )、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一屆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 | 2-_d~~O1N
!@9G9<NK
1971 | h5}:>yc
執導《再見阿郎》,本片為白景瑞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可惜叫好不叫座,而當時的金馬獎在重視政宣主題之下,認為本片過於灰色而在金馬獎上失利,僅得到最佳技術特別獎;而本片的投資者在票房與金馬獎都失利的情況下,並未參加任何國際影展。 | tQIa6c4|
yc.9CTxx
1972 | ab^>_xD<
因《再見阿郎》叫好不叫座,之後的《老爺酒店》、《兩個醜陋的男人》白景瑞陷入了創作的低潮當中。 | -}9># <v
>_SqM! ^v
1973 | vu`,:/|h
執導《白屋之戀》,本片使男主角鄧光榮一夕成名。與李行、李嘉聯合執導《大三元》,拍攝其中「靜靜的下午」一段。開拍白氏公司第一部影片《東南西北風》,本片為集錦式影片。 | qORRpWyx&
YxWA]
yL
1974 | |%12Vr]J
執導《晴時多雲偶陣雨》,本片在台灣掀起了一股「風雨潮」。 | q1,jDJglZ
*#7]PA Qw
1975 | ;}4^WzmK^(
與黃仁策劃合作《女朋友》,蕭芳芳因本片而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林贊庭則獲得金馬獎最佳彩色攝影獎。 | @Q%<~b[y
#L9F\ <K
1976 | ev9ltl{
到韓國拍攝《一簾幽夢》。被推選為大眾電影公司董事長。 | %SJFuw"
M7\yEi"*
1977 | MT{ovDA].
白景瑞率工作人員赴歐拍攝《人在天涯》、《異鄉夢》、《不要在街上吻我》(原名《留學生》),其中《人在天涯》獲第十四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男主角(秦祥林)、最佳女主角(胡茵夢)、國際天主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分會金炬獎。 | yR[htD`
@q+X:K5b
1979 | g @qrVQv
名字被列入中華民國名人錄、中華民國企業家名人錄。 | G$-[(eu-
s> JWNP
1980 | Q=#N4[W'
再度赴韓拍攝《皇天后土》,得到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的支持,本片突破反共電影中的許多禁忌。 | Rv)>xw
IRIYj(J
1982 | >6A8+=
至瑞士和非洲拍攝《日內瓦的黃昏》。 | LyG&FOf?
zaG1
1984 | eKW^\
拍攝白先勇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為白景瑞的代表作之一。與李行、胡金銓聯合執導《大輪迴》,白景瑞執導其中「現代世紀」的部分。投資經營餐館。 | `,$PRN"]
10{zF_9yx
1985 | dQJ)0!B
因投資失敗而拍攝商業通俗片《何姨十二金釵》。 | `w EAU7m:
@w73U;9\
1986 | kR65{h"gZT
與投資經商的會計林小姐結婚,由李行擔任證婚人。 | h Nx#x
@k3xk1*
1988 | /<Yz;\:Jy
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而此年度的金馬獎得獎影片多為港片,台灣電影界多能接受。 | E@_]L<Z
\JbOT%1
1989 | ~ ^*;#[<
受美哥倫比亞大學影劇系系主任米洛斯福曼之邀,到該校演講三天,並放映《皇天后土》及《再見阿郎》。 | dT'd C
+\U#:gmw
1991 | IM=3n%6
至北京拍攝第一部集合兩岸三地演職員的《嫁到宮裡的男人》,但在票房上失利。八月與張華在長春結婚,此為其第三次婚姻。 | 9qI#vHA
%JPBD]&M
1995 | x@? YS
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妻張華獲准入境台灣定居。 | v`Yj)
q.!<GqSgb
1996 | {3eg4j.Z
任職經濟性雜誌《策動天下》,半年試刊後停刊。 | ph>0?Z =bn
]i
Yp
1997 | #H.DnW
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 {P'^X+B0*
)<[)7`
1998 | ].HHTCD`c
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 | D8f4X
w}=
&*#Obv
1999 | bDjm:G
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