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天,南京已经出现提着“大三洋”播放的靡靡之音的小青年招摇过市的现象了。当时,我正值初三,那时候邓丽君的名字已经被同学们传开了。一个晚上(季节已记不清了),从收音机里收听到了一个短波,当时不知是什么台,我听的那个时间段里正说着闽南话(或许是东南亚某国的语言),正介绍着一个叫“凤飞飞”汉语姓名发音的内容,之后就传来“咖啡店里”的歌曲:“一天的黄昏,在咖啡店里,偶然地遇见了你,我忘了带钱,你代我付了,心里有许多感激。......”心想,这个声音很特别,完全可以和大家所知道的那个邓丽君相比。之后就很注意收听广播,但由于我住校,每星期回家一次,所以只能在周末收听广播,所以听到的歌曲有限。这样断断续续一直到1981年的春天,我们班搞了一次考试,考试后,班主任为犒劳我们,拿出一台硕大的立体声收录机,将教室门窗关严,说是要播放一些港台歌曲,让我们放松放松。班主任名叫季之珍,女性,是号称江南第九怪的扬州火花大王季之光的妹妹。她说她哥哥刚从香港带回的机器及磁带,她就抬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也欣赏一下。之后,季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名称“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乡间的小路”等几首歌,但并未告诉我们,演唱者是谁。当第一首歌“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响起后,大家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世上竟有这般美妙的声音?由于没有歌词,又由于同学们激动万分,更是由于大家听惯了革命歌曲,所以兴奋之余竟然听不懂了。只听懂了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也确实难为大家了,像“那是外婆拄着杖”、“坐在门前的矮墙上”、“留下脚印两对半”等等,大家从小到大从来没这样造过句,更别说听到这样风格的歌曲了。那天的下午,给我们班同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m<z?6VC 之后的日子,我继续回家听广播,终于在这一年的春雨绵绵的日子里,仍旧是从这个发出类似闽南话的短波中传来“三月里的小雨”及“刘文正”的中文发音,我预感到要有好歌播放,于是按下录音键,随即“晰沥沥、哗啦啦地”三月里的小雨传了出来,我听了之后,只有震惊,夜不能寐。心想:这个三月里的小雨中的“刘文正”很像上一次季老师给我们听的那些歌曲的演唱者。当然,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彻底都弄明白了。
K$D+TI) 这一年,Radio Australia传进了我的耳膜,我不知道它与我先前收到的那个闽南话的波段是什么关系。反正,通过普通话的澳广,我知道了更多的歌曲。时间转入到1982年,我第一次从澳广获得了“童年”,并录了下来,当我唱给同学们听时,他们居然不相信,说不会有这种歌的,什么“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叽叽喳喳写个不停”、“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肯定是我瞎编的。
M,p0wsj; 澳广的贾凡,声音浑厚,有一次他调侃说:有人说邓丽君唱的美酒加咖啡是黄色歌曲,我看不是,咖啡明明是黑色的,所以应该叫黑色歌曲。这是那个年代的一次经典调侃。 当然,据我的记忆,最开始,“澳广”好像并没这么简称,到了后来,好像是1983年前后才这么简称的。
#y7 MB6- 1986年国庆节,从澳广最先听到了凤飞飞的“掌声响起来”、“忆童年”。1988年毛阿敏拿去翻唱,并出现各种演唱会和联欢会。大人小孩听了跟个宝似的,心想,大家都应该去听一听澳广,就不会有像毛阿敏之流的市场了。当然,如果大家都很早地接触澳广,并获得磁带,还会有张蔷、张行之流吗?他们要好好感谢刘文正、凤飞飞给了他们终生饭碗的第一桶金,他们也要好好感谢那个时代,如果要是放在现在,张蔷、张行连一首歌都不敢随便翻唱,更别说录制若干个专辑磁带了。
rA8NE> 因为那个时代,造就了刘邓大军(刘文正、邓丽君),也造就了澳广,同时顺带着也造就了张行等大陆一批人。
RA!m,"RM 老毛说过:时事造英雄!
qGR1$\] ujE~#b}X [
本帖最后由 阳光和小雨 于 2008-4-6 20:0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