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u3Z]!l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rV\G/)xL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U B+~K/
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kxJs4BY0
评 梅 GH':Yk
以上是石评梅为其爱人高君宇所写的墓志铭,三年之后,她也撒手人寰,与君宇共葬在北京陶然亭边。 N( 7(~D=)B
jv v=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爱情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她的作品,但我可以毫不隐瞒的说,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和冰心、萧红等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也许是由于她的早逝,后辈人对她的著作和生平知之甚少,但她独树一帜的诗情才华,如寒梅一般清冷高洁的品质,与高君宇梁祝化蝶般的凄艳爱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熠熠的光芒。 y_>DszRN`u
评梅的初恋是一个叫吴天放的虚伪男人。吴天放是评梅父亲转托照顾她的同乡,他对秀外慧中的评梅一见钟情,于是千方百计地追求她。评梅孤身在异乡,对吴的细心关怀很是感激,加之吴天放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又谈吐不凡,情窦初开、天真单纯的评梅很快就成了吴爱情的俘虏。 然而三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评梅意外邂逅了吴天放的妻儿,原来他早有家室,并且与妻子生活美满!纯洁的评梅一下子被这个残酷的现实击垮了,断然提出了分手。初恋的失败在评梅的心底留下了终生难灭的伤痕,使她暗下了“独身一生”的决心。 在评梅失恋的痛苦日子里,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她。这个人就是高君宇。他们俩在一次山西同乡会上相识,却是彼此闻名已久,因为高君宇曾是评梅父亲的得意门生。高君宇初见评梅,便心生爱恋,但因为评梅已有了恋人,且他在老家还有一个虽拼命抗婚但已既成事实的名义妻子,所以,高君宇将爱深深地压在了心底。 在高君宇的开导和关怀下,评梅渐渐走出了失恋的痛苦。而且,受高君宇的积极影响,她的诗文不再仅仅表现青年人的苦闷、感伤和哀怨,而是开始关注时事,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豪情。 1923年的秋,评梅收到了高君宇寄给她的一片红叶,上面题着一句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石评梅的爱恋之情。评梅被高君宇的爱情所打动,但初恋给她留下的阴影却使她对爱充满了疑惧和排斥,所以她在红叶的背面写下了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片鲜红的叶儿”,又将红叶寄还了高君宇。 1924年6月,高君宇回乡,终于解除了那桩他抗争十年之久的婚姻,重获单身。但评梅得知这一消息后,依然坚持两个人做朋友,终生保持纯洁的友情。高君宇心中万分凄怆与感伤,表示从此只有孤独飘零度一生。 为了革命长期奔波于全国各地的高君宇,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此时的评梅,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高君宇,但她仍然在爱情的路上徘徊、游移,不敢敞开胸怀接受君宇真挚炽热的感情。 直至高君宇突然病逝,评梅才猛然意识到自己错失了一位多么优秀的爱人,痛悔自己没有在高君宇生前答应与他结合,致使君宇抱憾而去。高君宇生前,评梅没有给予他完全的爱,但在他死后,评梅却决心将余生全部的爱都奉献给君宇。 高君宇的碑文是石评梅亲自题写的。1928年秋,在君宇死去三年后,评梅流干了她所有的泪,终于追随心爱的恋人而去了! 评梅说,她与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她的朋友根据她的遗愿,将她跟高君宇并葬在一起。从此,陶然亭畔,永远流传着一个梁祝化蝶般的爱情故事。 HY_>sD
我常常想,假如当初石评梅先认识的是高君宇而不是吴天放,那么他们的爱情一定不是这样的悲剧结局;假如高君宇不是那么早就病逝的话,相信评梅终会接受他的爱,两个人共同追求光明与进步,比翼齐飞;假如他们不是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而是相逢在今天,他们一定生活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