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740阅读
  • 37回复

转:《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 李政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曾在某个帖子里说,我特别佩服八十年代的留学者。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没有托福和GRE的考场,CUSPEA(音“卡斯匹亚”)几乎是中国学生留美的华山一条道。CUSPEA,英文是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中文名是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博士生考试。它是在李政道先生的主导下向美国著名大学输送留学生的一项措施,于1979年试点,1980年开始正式执行,1989年宣告结束。在实施的十年中,共通过考试选拔出915名年轻学子出国深造(包括搜狐的张朝阳)。他们是当时中国最拔尖的物理学骄子,其中一些人成了现在物理学领域研究里站在最前排的人。 }ACWSkWK  
|#OMrP+oi  
? 2#tIND  
从十几年前第一次听到CUSPEA这个词开始,我听到的就一直是“李政道的CUSPEA”这样的词汇组合。换句话说,CUSPEA这个项目,已经牢牢地冠之以“李政道”这个标签。后来,每逢我看到有人提及李政道先生对中国的贡献,都绝不仅仅止于第一个华人诺奖的获得者之一。他的名字后面,永远都跟着很多很多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做出的实实在在并且有着深远影响力的贡献。这些贡献里,也永远都有CUSPEA的身影。但是我一直对他在其中的具体工作很不了解。今天在一个机缘下,我正好看到李政道先生为中科院出的一本回顾CUSPEA的书写的序,介绍他开创这个项目的前前后后。读后深切地觉得,李政道先生太值得被后面多少代的留学生感激了,其中包括我自己。虽然余生晚矣,没赶上那个年代,但事实上我也是李先生的受益者之一。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当年能混杂在出国大军里,与其说人家看上了我,倒不如说看上的是我之前的中国学生攒下的声誉,然后看在那个声誉的份上决定给这孩子一个机会。那之前的学生,靠的又是再之前的学生的声誉,就这样一代代上溯,就一直上溯到了CUSPEA的学子们,而CUSPEA的学子们靠的正是李先生的声誉。当年的李政道先生,完全以身为学者最为看重和珍惜的个人声誉为保证,凭靠自己的社会网络,以一己之力说服了近百所北美大学参与到这项从未有过的招生计划里,又在国内顶住了文革刚刚结束时那个保守的政治环境和建国三十年来人们习惯的封闭思维带来的种种干扰,并且事无巨细地做了很多很琐碎但又必需的细节工作。李政道先生啊,确实是一位太值得被人尊敬和景仰的学者。 {7EnM1]  
.T!R&#]n  
--------------------------------------------------------------------------------------------------------------------------------------------------------------------------------------------- r.-U=ql  
YoC{ t&rY  
h\qQ%|X  
《CUSPEA十年》第二版序 H]]UsY`  
6?B'3~ r  
Q4~/Tl;  
李政道 o`tOnwt  
:eHD{=  
n,,hE_  
1979 年提出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即 CUSPEA) 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在 1979 年开始到 1989 年这个项目实施的十年中,到美国深造的有近千名中国物理专业的年轻研究生。现在他 们都已进入了壮年,在学术和个人事业上都有了不同的成就。二十多年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上有了很大增长,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二十多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令人惊叹不已。今天在中国,出国留学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了。回忆二十多年前 CUSPEA 开始实施时的情景,确实使人感慨万千 4k$i:st;  
[u?*' c{  
当时,因为中国长期的封闭,再加上“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动乱和浩劫,使得中国在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尤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停顿,使祖国整整一代年轻人没有受到系统的高等教育。缺少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年轻一代,中国是根本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1979年春我趁着国内刚趋好转的形势,在北京为祖国近千位优秀青年补课,每天从早到晚讲了近两个月研究生的物理课。目睹当时祖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状况,我忧虑万分。我深感,为加快祖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只在国内举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深切感到,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批年轻人创造系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让他们能到美国世界第一流的研究院和大学去系统学习,这才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长远之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cx+w_D9b!  
_ aJo7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在1979年设计了这一独特的CUSPEA 项目。但是,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刚刚开始,总的说来国家还处在封闭状态,出国留学的渠道不通。再加上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不可能拿出大量的外汇经费支持他们出国学习。更严重的是,尽管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拨乱反正正在进行之中,“文化大革命”的流毒在人们思想上还有很大的影响。出国留学尚属十分罕见。国内外不少人仍用“文化大革命”的观点对待这个用改革开放方式为祖国培养优秀年轻人才的计划。国内教育界也有相当多的朋友还对“文化大革命”心有余悸,因而不敢赞同。在美国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申请入美国大学或研究院的手续和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况,完全格格不入。凡要入美国任何大学的研究院的学生都必须先通过 GRE 考试,非美国的外国学生还必须通过 TOEFL 考试。学生要先填好想入的各校各不相同的入学申请表,随同学生所在学校的成绩单、教授介绍信、入学申请费(美元) 等,一并寄到学生想入的各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审查合格并初选后才转到该校研究院的各系。各系招生组的教授才能选择录取。 *U<l$gajq  
LgG7|\(-  
1979 年和 80 年代初期,在中国根本没有 GRE 和 TOEFL 考试。美国的学校对中国大学在“文革”后的学术水平又毫无了解,若按上述程序申请赴美国大学的研究院学习,是根本走不通的。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新的特别的入学渠道,而且还要有维持这么多留学生的经费,这是极为困难的问题。 Kivr)cIG  
dWR-}>  
1979 年春,当我还在北京讲课的时候,就为这个问题做了一点试验。我和我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们联系,请他们出一份能达到入哥校物理系研究院标准的试题,寄到北京。在科大研究生院严济慈院长、吴塘副院长协助下,举行了第一次 PRE-CUSPEA 试点考试。从中选了五位同学。然后我将这五位同学的试卷和履历寄至哥校,请哥校物理系开会决定,这五位同学是否能入哥校为研究生。如能够入哥校研究生院,能否由物理系承担他们所需的全部经费,直到得到博士学位。同时,我又请物理系替这五位同学向哥校大学招生办公室补办了入哥校的全部手续。由于这五位同学成绩优良,他们都获得了哥校物理系的同意,顺利地入学了。有了这样一次具体的实践,我就比较容易说服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和同仁们,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赞同。 *s=jKV#  
+, IMN)?;z  
因为我是哥校的教授, 哥校的手续比较容易办, 而其他大学呢? 这就产生了 1979年年底第二次 PRE-CUSPEA 试点考试。在美国除了哥伦比亚大学外,有 CCNY,Carnegie-Mellon,Oregon,Pittsburgh 和 Virginia 五校的物理系参加。开始的时候,这五校的招生办公室都是反对的,因为按美国大学的规定,申请入学的第一轮审查机构应该是大学招生办公室。他们不能放弃这份责任和权力。因此,我很费力地向各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说明当时中国的特殊情形。各校物理系的朋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很幸运,我都说服了各校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同时,这五校物理系也同意负担被选上的 PRE-CUSPEA 学生全部教育和生活费用,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 }  
OEZ`5"j  
1980年2月1日,我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工作,向53所美国高水平的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和教授们发了二百多封内容相同的信(请阅本书所收我写给MIT林家翘教授的信)。从那时起,CUSPEA才算正式全面地开始了。因为CUSPEA的制度和美国入学制度完全不同,而且,规模有不小,因此,在美国的工作量也是相当的大。 J&hzr t  
st7\k]J\  
出人意料的是,正当第一届 CUSPEA 繁忙地展开工作的时候,却有一些很有影响的美籍华人学者完全不和我讨论,直接给国内写信,反对 CUSPEA。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甚至在信中,对CUSPEA 用了“丧权辱国”、“比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之类“文革”式的大帽子。他们说,20 世纪初中国处在“半殖民地”时,虽然是用庚子赔款设定的清华留美奖学金,但清华留美的考试还是中美合办的。可是在新中国领土上进行的 CUSPEA 考试试题却完全是由美国人出的。这岂不是比“半殖民地”更低。所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可以想像出来,这样的帽子在当时的中国是多么严重和可怕的事。当时 CUSPEA 这个项目面临的阻力和压力之大,是现在的年轻朋友们不可想像的。为此,我不得不又专程到北京去解释:清华留美考试是奖学金的考试,得了这个奖学金并不等于入了美国大学。入美国任何大学,还必须通过美国各大学承认的入学考试。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必须是美国学校出题。而当前,CUSPEA 仅是将几十个美国大学组织起来,成为一个集中的“入学考试”。况且,全部经费是由美国各大学来负担,所以试题当然是由美国学校出。如同现在每一位赴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要经过由美国出题目的 GRE 和 TOEFL 考试一样,是与“丧权辱国”之类帽子毫不相干的事。就在 CUSPEA存亡的关键时刻,幸而得到了小平先生和当时其他中央领导的坚定支持,以及国内科学、教育界的不畏压力的忧国忧民之士的大力帮助,克服了重重阻力,才得以实施。 [ GcH4E9r  
{pWb*~!k  
这样独特的招生方式,在美国正规的招生计划之外,每年从一个特殊的外国招收近百名物理研究生,在美国历史上也是没有的。我的基础工作就是一个大学、一个大学地从物理系到招生办公室去作说服。终于说服了他们,并在美国各大学友好学者的支持下,CUSPEA 的第一年,就得到了包括美国所有名牌大学在内的 53所大学的认同,使它的实施得以成功。后来参加 CUSPEA 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则增加到了 97 所。 HQ187IwpTm  
< bvbfS  
中国国内的 CUSPEA 工作是在当时主持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及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吴塘、北京大学沈克琦负责日常工作。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以严济慈老为主席,钱三强、王淦昌、王竹溪、黄昆、马大猷、朱洪元、谈镐生、陈佳洱及各有关高校的教授、教委的黄辛白及有关领导组成的 CUSPEA 委员会,每年开会审查、确定向美国推荐的学生名单,工作十分严肃认真。国内 CUSPEA 工作每年从报名、考试、阅卷到确定名单,没有任何行政方面不恰当的干预,严格公正, 绝无不正之风,赢得了中美两国有关高校及祖国青年学生的高度信任。祖国这些老一辈的领导人和科学家工作之辛勤严谨,他们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和关心,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OzPDN  
s%cfJe_k  
每年 CUSPEA 考试后,安排被选上的近百名 CUSPEA 学生进入美国几十所参加 CUSPEA 项目的大学研究院,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定的原则是,每位 CUSPEA 学生均可自由选择想入的某一所参加 CUSPEA 的大学;每一大学亦均可自由录取向该校申请入学的某一位 CUSPEA 学生。因此落实入学学校的手续是需要精细设计的。每年从 1 月至 4 月,在我确定的日期内,分三轮进行。每一轮中,每一个 CUSPEA 学生可向想入的某一所 CUSPEA学校申请,而每一参加 CUSPEA 项目的学校可决定录取某几位申请入该校的学生。最后的去向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在美国大学,通常录取学生的标准不完全依靠考试分数,个性、喜好等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每年我邀 请二位物理教授和他们的夫人,为CUSPEA 面试学生。他们专程去中国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与该年已被选上的近百名 CUSPEA 学生,一对一地作一小时的英文谈话。通过谈话,他们对每一位 CUSPEA 学生,作一扼要的性格形象评价。由于被邀请的 CUSPEA 面试人都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他们对每位 CUSPEA 学生的评价,虽然只是短短五六行字,但通常是很准确和中肯的。然后,由我的助理 Irene 女士将每位选上的CUSPEA 学生的考试成绩、简单履历和 CUSPEA 面试的评价汇编成一 CUSPEA 册子,寄到美国各所参加 CUSPEA 的大学研究院,各校以此作为录取 CU SPEA 学生的主要材料之一。在美国,所有实施 CUSPEA 的组织协调工作乃至每年三轮向美国各大学和国内各大学发信,每一轮学生申请入学的细节,甚至每位学生在美国留学时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琐碎之事,都是我和夫人秦惠及助理 Irene 女士一件件地去做的。在 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粗略估计每年都用去了我约三分之一的精力。虽然这对我是很重的负担,但我觉得以此来回报给我创造成长和发展机会的祖国母校和老师是完全应该的。 (u_?#PjX  
l_q=@y  
*A^`[_y  
现在看来,CUSPEA 实施的十年不过是中国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确实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a+-X\qN  
v47S9Vm+  
每当想起 CUSPEA,我都会想到小平先生和中国当时主管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想到上面提到的这些老一代科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很多很多支持 CUSPEA 的科学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我也十分感谢美国支持 CUSPEA 的九十多所大学的教授们。我的夫人秦惠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今天,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在中国科学和教育处于人才断档的严重时刻及经济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为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将永载史册。 UnE[FYx  
"VIoV u  
*UerLpf  
(转自《CUSPEA十年》第二版,吴塘、柳怀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s{ bnU  
Rfx}[!<{N  
6x.ZS'y  
1WP(=7$.  
R(^2+mV?  
On`T pz/  
uY_vX\;67z  
M+|J;caX  
JmP[9"  
_8z gaA  
|T; ]%<O3E  
78MQoG<  
j@o \d%.'!  
@CB&*VoB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真水无香

发帖
1716
威望
6
贡献值
3
好评度
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7
沙发!长知识了!
离线花想容

发帖
60829
威望
128
贡献值
104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7
\eoJ6IRE\T  
这个过程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可以看到影子,也是他当年主管科技教育这块才得以有这样结果。方毅应该是接小平那块分工的,当然这是后续了。 VI(2/**  
*U:0c ;h  
这可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吧。感谢他们不懈的努力。
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8
回 花想容 的帖子
花想容:这个过程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可以看到影子,也是他当年主管科技教育这块才得以有这样结果。方毅应该是接小平那块分工的,当然这是后续了。
这可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吧。感谢他们不懈的努力。 (2014-11-17 23:14)  rlP?Uh  
~pG,|\9  
我搜了一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好像还是今年很热播的一部戏呢,姐姐跟我说过有丁海峰演耿飙的,就是这部戏吧?还有好多老中青三代的著名演员也在里面 'l&bg8K9  
4#Id0['  
方毅是大好人啊,那时应该是分管科技教育的副总理。我看过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春天的纪录片,都绕不开邓小平和方毅这两个名字。甚至于有时,方毅出现的次数比邓小平更多,可能因为他是具体负责的人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花想容

发帖
60829
威望
128
贡献值
104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1-18
回 liegroup 的帖子
liegroup:我搜了一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好像还是今年很热播的一部戏呢,姐姐跟我说过有丁海峰演耿飙的,就是这部戏吧?还有好多老中青三代的著名演员也在里面
方毅是大好人啊,那时应该是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副总理,我看过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春天的纪录片,都绕不开方毅这个名字 (2014-11-18 13:44)  xY$@^(Q\  
YT\.${N  
是的,我说的就是这部戏,戏里面的方毅一直是小平的左右手。他是接替小平分管科技教育的,是个实干的副总理。
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

离线月一痕
发帖
1689
威望
41
贡献值
37
好评度
4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11-19
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长知识了。老一代的革命家建设者和知识分子都有内里。 Pe)SugCs  
他们兢兢业业,只为了国家,多有让人钦佩之处。提到多少物理学界的名人。
眼看穿过那雾一层 也有模糊的灯一城
离线上善若水

发帖
844
威望
4
贡献值
4
好评度
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11-19
当年的环境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老一辈开路,不过好多人总喜欢看到不好的一面,嫌弃这,那的。谁没个缺陷呢?
遇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11-21
回 真水无香 的帖子
真水无香:沙发!长知识了! (2014-11-17 09:47)  sPRo=LB  
tLzKM+Ct#  
很高兴你喜欢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了,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拿出来交换一下,每个人就都有了两个想法,所以我们都在论坛上长知识呢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11-21
回 月一痕 的帖子
月一痕: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长知识了。老一代的革命家建设者和知识分子都有内里。 FY"csZ  
他们兢兢业业,只为了国家,多有让人钦佩之处。提到多少物理学界的名人。 (2014-11-19 10:28)  91M5F$  
SHRn $<  
没错,那批知识分子里有多少让人钦佩的人。李政道提到的那些名字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也许都藏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其中的两个是我知道的: oa6&?4K?F  
=6gi4!hE  
”我的夫人秦惠莙和助理 Irene 女士在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为所有赴美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更是历历在目。“ z4 KKt&  
}NKnV3G/Z  
“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 k:#u%Z   
b)7v-1N  
等周末来好好讲这两个故事,先预告一下,嘿嘿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离线liegroup
发帖
2866
威望
16
贡献值
4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11-21
回 上善若水 的帖子
上善若水:当年的环境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老一辈开路,不过好多人总喜欢看到不好的一面,嫌弃这,那的。谁没个缺陷呢? (2014-11-19 11:22)  X<&Y5\%F  
1 Q*AQYVY  
阿水的意思是想说好多人喜欢看到国内不好的一面,还是喜欢看到出国不好的一面呢。不过好像两种人都有
It's important not to give up.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