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民歌可谓风起云涌。但是,如果没有职业歌手刘文正的推动,当时的校园民歌无论如何也“热”不起来。 mr\,"S-`
与职业歌手刘文正相比,当时的许多纯“校园歌手”一般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嗓音条件普遍不太好,或过分沙哑,或高音上不去等。二是发音吐字功力不佳,含混不清,台湾本土发音太浓。三是对歌曲的处理上不够投入不够到位,缺乏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校园歌手的上述不足,恰恰都是刘文正的长处和优点。有了这些优势,刘文正才能使校园民歌变得好听。尽管过去和现在有些人在提及校园民歌这段历史时,不知什么原因少提或干脆不提刘文正,但却不能抹杀刘文正对推动校园民歌迅速发展的巨大功绩。不是吗?当年在大陆被传唱很广的《雨中既景》、《踏着夕阳归去》等,哪个不是刘文正给唱红的呢?这点,就连《雨中即景》的作曲和原唱王梦麟先生也坦言承认。可以说,如果没有刘文正,校园民歌很有可能仅仅是一些莘莘学子们自弹自娱自我陶醉的音乐,很难在市场中流行开来。虽然刘文正不是许多校园民歌的首唱者,但我觉得,他唱的首首的校园民歌,象《童年》、《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超过了首唱者。刘文正堪称是使校园民歌流行化的第一人。 Kjd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