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昌生于1940年,作曲家,祖籍山东,生于哈尔滨,幼时随父母移居韩国,1962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1966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主要为电影配乐和写作电影歌曲。20世纪70年代,刘家昌的歌曲开始走红,并培养了大批乐坛重量级人物。之后,刘家昌又从音乐创作转入电影拍摄。20年前,刘家昌退隐艺坛,与夫人甄珍客居美国。2001年,刘家昌举家回迁,在上海定居,并复出乐坛。
jYsAL=oh,*
>.h:Y5 论及六十年代流行歌曲的第一把交椅,应该要首推刘家昌,这个人称“鬼才”的大师,除了作词、作曲一把罩外,他还能拍电影,而且都是有得奖级水准的。从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月满西楼”以来,他的歌曲就成了票房保证。刘家昌的作曲曲风很有个人特色,辨识度很高,以抒情擅长,早期他也是琼瑶电影的指定作曲家,“月满西楼”、“庭院深深”、“一帘幽梦”都堪为当时的代表作,而后“往事只能回味”在大街小巷流行,更将他的成功推向了高峰,黄莺莺、刘文正等人赖以成名的“云河”、“诺言”、“小雨打在我身上”相继风靡,更使得他的大作一时之间成了流行歌曲的金字招牌,众歌星争相传唱,而大师每隔一段时期就会震撼歌坛一次,似乎永无见江郎才尽之迹象,令人不得不佩服于他对市场流行度掌握之准确性。
因为拍电影的缘故,有一段时期,他都是以自己写的歌、搭配自己导的电影,相得益彰,【※当时他最常搭档的作词者为孙仪先生】,历经岁月的考验,电影的情节可能早已被遗忘,然而片中动听的主题曲却仍一再被传唱,例如“誓言”、“深秋”、“秋诗篇篇”、“烟雨斜阳”……光听这些歌名就不难想像,这位大师的性格应该是挺浪漫的,确实,由他最常描写的题材来看,他的确有些“梦幻”,最常见于他字里行间描写对“秋天”的赞叹,对“家园”的思念,似乎写景在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的作品堪称为流行歌曲的“王维”般“歌中有画”,听他的歌要特别注意他对主副歌衔接时用的过门音符,或是尾音,很多歌手唱著唱著,不觉中都有刘家昌个人的影子在!
除了梦幻式的情歌外,因为拍摄一些电影的关系,刘老师也为自己开创了一条创作的新路——创作了“梅花”、“我是中国人”等重要作品,这些歌曲每每在元旦、国家的升旗典礼,在宣慰侨胞的舞台上堪称为必唱的曲目,可见他的影响及贡献度有多大。
七十年代初期,刘家昌的作品已大为减少,大部分时间是在“作育英才”之上,然而他仍创作出如“一串心”、“扬帆”、“不一样”、“独上西楼”、“在雨中”等一连串的畅销歌曲,他的作品仍有他一贯的刘式风格——简单、流畅,让人朗朗上口,七十年代的后期,流行歌曲已改朝换代,大师虽已光荣引退,然而他的众多作品仍被列为经典,而他做音乐的态度与成就,也深深启发了后辈的创作者,如陈升等人。
S{YzHK
u8e_Lqx? OWd'z1Yl [
本帖最后由 阳光和小雨 于 2008-3-21 06:56 编辑 ]